本文共計:1869字,11圖
閱讀預計:5分鐘
常駐印度期間,在印度尋找甘地的遺存,一直是我持續(xù)關注的視點之一。
除了印度的紙質(zhì)貨幣以及德里等大城市的一些與甘地生平有關的建筑和雕塑外,當代印度要找到更多甘地精神的遺存已經(jīng)很難。
我也曾就這一問題詢問印度籍雇員,他們怎么看待印度國父甘地?
他們的回答也讓我破防:甘地已經(jīng)只剩下一個概念,對印度社會的影響微乎其微。
對于我而言,印度正在日漸淡化甘地的歷史影響力。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意外在遙遠的非洲大陸,找到了甘地的紀念碑和他的骨灰拋灑處。
01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源頭:維多利亞湖
被譽為“世界第一長河”的尼羅河,人類一直想要找到它真正的源頭。
兩名英國探險家最終找到了他們的答案: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為其命名的“維多利亞湖”。
維多利亞湖位于東非高原的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兩國境內(nèi),一小部分屬于肯尼亞。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來到維多利亞湖,必然要打卡的是“尼羅河源頭”的水源處。
尼羅河源頭所在地也就是維多利亞湖的出水口,位于烏干達的金賈市。
在河源西岸的高地上,聳立著一座三角形的尼羅河源頭發(fā)現(xiàn)紀念碑,碑文上刻著斯皮克的全名,下面用英文寫著:“1862年7月28日斯皮克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尼羅河的源頭?!?/p>
維多利亞湖與尼羅河的連接處形成巨大的漏斗狀,源頭中間幾處凸起的石頭將湖水分開,形成了三條水道,湖水進入尼羅河后又匯集在一起。
當湖水進入尼羅河的時候,有個極小的落差,顯得尼羅河河水平緩而清澈,而湖水卻混濁且有浪。
尼羅河源頭是烏干達的地標性景點,在我抵達這里之前,已經(jīng)久仰其大名。能夠親臨尼羅河源頭感到興奮異常。
碧曉老師在尼羅河源頭的現(xiàn)場寫生《尼羅河源頭》
同行的碧曉老師和我結緣于“泰戈爾誦讀會”,她曾經(jīng)在印度加爾各答常駐,我們都視彼此為“印度故人”。
這次在烏干達相遇,我們更是“非洲遇故人”。因為印度的淵源,碧老師推薦我去尋找尼羅河源頭的甘地遺跡。
碧曉老師在尼羅河源頭的現(xiàn)場寫生《尼羅河木筏上的鸕鶿》碧曉老師在尼羅河源頭的現(xiàn)場寫生《尼羅河上的捕魚人》
游船船長和碧曉老師現(xiàn)場畫作的合影
02非洲遇印度故人,他鄉(xiāng)遇見甘地
我們乘坐的尼羅河游船上有一批來自印度孟買的游客,聽說我們在烏干達尋找甘地遺跡,他們和我一樣感到匪夷所思。
特別是其中一位印度青年,熱情外向,語言和肢體動作非常豐富,他用極其夸張而又帶有印度特色的表情演繹著他對烏干達甘地遺跡的困惑與好奇。
金賈尼羅河岸邊的駁船碼頭
在船長沿著尼羅河探尋甘地遺跡的時候,我能夠感受到這處景點的冷僻,用“人跡罕至”四字形容也不為過。
游船在一處頗為簡陋的碼頭靠岸。這里幾乎不能算是碼頭,我和那位印度青年都需要循著合適的石塊才能跳上岸邊。
尼羅河源頭的甘地銅像
岸邊矗立的銅像正是印度圣雄甘地。在雕像附近的介紹牌上,標注了甘地與尼羅河的淵源:
圣雄甘地生前希望在他死后將他的骨灰灑在世界上的幾條大河中,包括非洲的尼羅河。
按照他的遺愿,1948 年在他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分撒到各地,其中包括烏干達的尼羅河源頭。
這座由印度政府捐贈的甘地半身銅像就是為了紀念這一事件,感懷他的逝世和給世界留下的寶貴遺產(chǎn)。
尼羅河源頭甘地銅像邊的說明牌
1997 年,時任印度總理的 I K Gujral在正式訪問烏干達期間,為這尊圣雄甘地的半身銅像揭幕。
不少游客在游覽尼羅河源頭后,會在甘地紀念碑前駐足拍照,同時了解他的生平和工作。
我身邊的印度青年也不例外,他完全收起了剛才在游船上一路耍寶貧嘴的作態(tài),在甘地銅像前畢恭畢敬的朝拜致敬。
他告訴我,即使在印度的教科書上也沒有提及甘地的骨灰拋灑在非洲尼羅河源頭,在他目睹這一切之前完全不敢相信。
此情此景,也讓我感懷不已。因為在印度常駐過的緣故,對于印度的國父圣雄甘地會多一份關注,對于他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也印象深刻。
如果不是經(jīng)由“印度故人”碧曉老師的引薦,自己即使置身尼羅河源頭,也不會知曉如此遼闊壯美的景區(qū)中,非洲尼羅河與印度圣雄的這段淵源。
而身邊這位印度青年更是演繹了一段生動的小插曲,展現(xiàn)了當代印度青年對于現(xiàn)代印度崛起的締造者的緬懷之情。
印度青年告訴我,他理解的圣雄甘地是記憶中最著名的全球領袖之一。他樸實無華,不懈努力,幫助印度獲得解放,并開始了印度現(xiàn)代化的征程。
我們彼此為遠在非洲,也能感受到甘地的影響而感動。
我們再度登上游船,向留在金賈岸邊的甘地銅像告別。
扁舟一葉在浩瀚的尼羅河上游翱翔,我們每個人都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人類歷史浩瀚星空中,那些偉大的靈魂,會像巨星一般恒久照亮夜空,長久地啟迪我們的心智,與我們展開心靈對話。
本文為印度通原創(chuàng)作品,任何自媒體及個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轉載(包括注明出處),免費平臺欲獲得轉載許可必須獲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臺授權。 任何將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業(yè)推廣或者宣傳的行徑均為嚴重的侵權違法行為,均按侵權處理,追究法律責任。
>> 熱文索引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