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視和弱視是兩種常見的兒童疾病,經常被合稱為“斜弱視”。它們可能單獨存在,也有可能相互關聯(比如斜視可能會引發弱視)
一、斜視
斜視的定義:雙眼不能同時注視同一個目標,表現為眼球位置異常(分為內斜視、外斜視、上斜視等),導致雙眼視軸不平行。
斜視常見類型:
內斜視(通常可以理解為斗雞眼):黑眼仁向內偏斜
外斜視(通常可以理解為瞟眼):黑眼仁向外偏斜
垂直斜視:眼球向上、下偏斜
間歇性斜視:僅在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態下出現
麻痹性斜視:因神經或肌肉損傷導致眼球運動受限,偏斜角度隨注視方向改變,伴有復視
導致斜視出現的原因:眼外肌控制異常(神經或肌肉問題)、屈光不正、遺傳因素(大約30%有家族史)、腦部疾病、外傷或全身性疾病等。
斜視常見發病年齡:
先天性斜視(患病率約為0.25%)
部分調節性內斜視(發病的平均年齡為2.5歲)
間歇性外斜視(兒童最常見的外協視平均發病年齡四到五歲)
非調節性內隱斜(發病年齡常在兩歲以后)
屈光性調節性內斜視(發病年齡集中在二到三歲,個別也可出現在一歲以后)
常見癥狀:眼位明顯偏斜、看東西重影、歪頭看東西、立體視差、運動協調能力弱等。
二、弱視
弱視的定義:視覺發育期內(通常≤8歲)因異常視覺經驗(如屈光參差、斜視、形覺剝奪)導致的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下降,且無器質性病變(通常可以理解為帶上眼鏡視力也達不到同齡人的矯正視力)
弱視的分類:
屈光參差性弱視:雙眼屈光度差異大(如一眼近視,另一眼遠視)。
斜視性弱視:斜視導致大腦抑制斜視眼的圖像。
形覺剝奪性弱視: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等遮擋視線。
屈光不正性弱視:高度遠視/近視未及時矯正。
弱視的常見癥狀:
視力低下,戴鏡無法矯正至正常。
閱讀困難、容易撞到物體。
立體視覺差(如穿針困難)。
注意:弱視可能無外在異常表現,常見發病年齡為出生到8歲,需通過專業檢查發現。
三、斜視和弱視的關聯
斜視?弱視:斜視眼長期被大腦抑制(雙眼不同時看東西),導致視覺發育停滯,從而導致弱視(常見單眼恒定性斜視)
弱視?斜視:弱視眼視力差,可能引發代償頭位(歪頭看東西)或繼發性斜視
四、檢查方法
斜視檢查方法:遮蓋去遮蓋試驗、角膜映光、眼球運動檢查、馬氏桿檢查、同視機檢查等。
弱視檢查方法: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屈光檢查(散瞳)、雙眼視功能、腦視覺評估(立體視、融合功能)
五、治療原則
斜視治療:屈光不正性斜視(配戴眼鏡)、視覺訓練(改善復視、斜視度)、斜視手術(調整眼外肌的位置和長度,適合顯斜或者訓練無效果患者)
弱視治療:矯正屈光不正(配鏡)、遮蓋(遮蓋好眼,強迫差眼工作)、視覺訓練(紅光刺激、穿珠子、描線等)
注意:斜弱視治療關鍵期在六歲之前,八歲之后效果會明顯下降。并且需要家長積極配合。
六、斜弱視常見誤區
1.弱視=近視,長大自然恢復(弱視是發育問題,必須主動治療,否則終身視力低下)
2.斜視只影響外觀,無需治療(斜視可能損害雙眼視功能,影響職業選擇)
3.手術可完全治愈斜視(部分患者需多次手術或結合視覺訓練,術后可能復發)
七、預防與注意事項
1.早期篩查:兒童3歲前應進行首次眼科檢查,尤其有家族史者
2.避免形覺剝奪:及時治療先天性白內障、重度上瞼下垂
3.健康用眼:減少過早、過度近距離用眼,保證戶外活動
4.警惕單眼問題:交替遮蓋雙眼觀察孩子反應,發現單眼視力差及時就醫
5.觀察孩子日常用眼習慣:若發現孩子有眼位偏斜、畏光、歪頭、視力異常等問題務必到專業眼科就診。
作者:長春易視頓眼科醫院(汽開院區)斜弱視科室 劉慧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