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環境之力潤物無聲,高校如沃土,圖書館徹夜燈火、實驗室思維碰撞、身邊同窗切磋共進,當宿舍夜話是前沿論文,食堂閑聊含學術火花,青年自會生出向上攀援的枝芽。這便是"麻田效應":挺拔者相互滋養,自成一片森林。
而這樣挺拔向上的人文氛圍也需要自然環境的支撐,坐落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商學院就是這樣一所物質支撐堅實的高校。
廣州商學院坐落在廣州市黃埔區九龍大道222號,這座占地1400余畝的校園如同鑲嵌在中新知識城片區的教育明珠,地處城市發展新區,這份遠離喧囂的地理位置,讓整個校園浸潤在湖光山色之中。每天清晨,學生們沿著綠蔭環繞的校道走向教學樓,耳畔是清脆的鳥鳴,眼前是波光粼粼的人工湖,這種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環境,為專注治學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走進教學區域,智慧化的教學設施讓人眼前一亮。400余間多媒體教室全部配備智能冷暖空調,無論盛夏寒冬都能保持26℃的恒溫環境;階梯教室內弧形排列的課桌與可移動拼接的座椅,讓案例討論、小組合作等教學模式變得靈活自如;特別建設的跨境電商實訓室里,仿真海關系統與實時數據大屏聯動運作,法學專業的模擬法庭完全還原真實庭審場景......這些投入超1.15億元的教學設備,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無縫銜接。
更令人驚喜的是五層高的圖書館,3172個閱覽座位分布在錯落有致的書山之間,133臺檢索機隨時可調取287萬冊紙質圖書和274.5萬冊電子資源,站在落地窗前查閱文獻時,抬眼就能望見庭院里盛開的紫荊花。
生活便利性在這座"微型城市"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從20號公寓的京東超市到3號樓的7-11便利店,從各食堂標配的小賣部到40-45棟樓群的校園便利店,步行五分鐘生活圈覆蓋全部住宿區。
每天清晨七點,烘焙坊飄出的面包香氣與食堂現磨豆漿的醇厚味道交織,三塊錢就能買到現包廣式云吞。校醫院24小時亮著的燈箱給學生滿滿安全感,快遞服務中心智能貨架日均處理5000件包裹,連縫補衣服、維修電子產品這樣的生活瑣事,在商業街都能找到專門窗口。
校門口的黃埔區九龍大道地鐵站就像連接世界的任意門,D出口正對校門,E出口直通生活區,這種"雙地鐵口護校"的配置在廣州高校中并不多見。乘上14號線向東,1站即達旺村綠地繽紛城,那里的電影院和餐飲街是周末放松的好去處;向西6站直達天河CBD,實習通勤的學生刷著校園無線網處理文件,40分鐘就能從課堂切換到寫字樓。
更貼心的是,每逢節假日,學校會增開直達廣州南站、白云機場的校巴,外地學子拖著行李箱從公寓到高鐵站可實現"無縫對接"。
在廣州商學院這片融合了現代化設施與生態美學的校園里,學生們既能享受24小時熱水供應、獨立衛浴的公寓,也能在傍晚時分沿著環湖步道慢跑,看晚霞將鐘樓映成金色。當圖書館的穹頂燈光次第亮起,透過落地窗可見伏案學習的身影,而籃球場上躍動的青春身影又與蟬鳴聲相和。這種動靜皆宜、張弛有度的校園生態,讓每個學子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節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