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又稱過敏性疾病,是一組由于機體免疫系統對環境中典型無害物質產生的超敏反應性疾病。
除了花粉過敏,食物過敏也是兒童過敏的一個重要方面。兒童食物過敏是一個需要家長高度重視的問題。
常見的兒童食物過敏原
對于兒童來說,常見的致敏食物有以下幾種:
·乳與乳制品,包括牛奶、奶酪、酸奶。
·雞蛋,多是因蛋清中的溶菌酶等蛋白質致敏。
·堅果類,如花生、杏仁、腰果、核桃等。
·小麥,多是麩質致敏。
·大豆,以及醬油、豆腐等豆制品。
·魚類及甲殼類食物,如鱈魚、蝦、蟹等。某些兒童僅對特定海鮮過敏,比如蝦。
·其他食物,包括芝麻、芒果、奇異果等。
科學應對策略
如何幫助兒童避免攝入致敏食物?這需要家長、學校等多方共同參與。
一是家長需要帶疑似出現過敏反應的兒童到醫院進行醫學檢測,通過IgE抗體水平檢測、皮膚點刺試驗或食物激發試驗明確過敏原是什么。同時,家長需要詳細記錄孩子進食后的反應,幫助醫生判斷潛在致敏食物。
二是明確致敏食物后,家長要幫助過敏兒童進行飲食規避。通常,家長可以通過食品標簽來識別,不僅要警惕這幾個標識,如酪蛋白表示牛奶,麥芽糊精可能含小麥,卵磷脂可能含大豆,還要關注“無麩質”“無花生”等食品認證標識。同時,家長在家里烹飪食物時也要預防交叉污染,做好過敏原防控,如廚房分區處理過敏食物,給過敏的兒童使用獨立炊具等。
三是使用食物替代方案。對牛奶過敏的兒童,在確認無其他過敏后,可以選擇強化鈣的燕麥奶、豌豆蛋白奶。雞蛋過敏的兒童,可以改吃其他蛋類,烘焙時選擇“亞麻籽粉+水”替代雞蛋。有研究發現,補充益生菌可調節腸道菌群,增強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預防或減輕過敏癥狀。
四是學校要加強教育。對于過敏兒童,家長要與老師溝通制訂過敏管理計劃,以確保給其提供安全零食,避免分享過敏食物。學校要定期進行過敏知識教育,教導學齡兒童識別過敏標志,拒絕不明食物,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游戲,幫助過敏兒童練習應對他人遞食的場景。
五是做好應急準備。家長要在醫生指導下,給過敏兒童準備備用藥物,如隨身攜帶抗組胺藥及腎上腺素筆,且要定期檢查藥物有效期,告知照料者藥物的使用方法。這樣,一旦兒童發生急性過敏,可立即進行急救。
特殊注意事項
在幫助過敏兒童規避過敏原時,家長需要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讓孩子合理補充蛋白質、鈣、維生素D等營養素,以免發生營養不良或某些營養素缺乏。
有人認為,純天然食品不會引起過敏反應,其實,這不完全正確。蜂蜜、水果等天然食物也可能致敏。
此外,小時候出現過敏反應的食物,成年后有可能對其不過敏。這是因為身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機體的免疫功能也在不斷完善,耐受性發生變化,可能就對某些食物不過敏了。比如,50%~80%的牛奶/雞蛋過敏兒童在5~10歲后可逐漸耐受(需在醫生指導下嘗試)。但對花生、堅果過敏多持續終身,需長期規避。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針對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少量接觸可脫敏”這個觀點是非常危險的,未經醫生指導擅自嘗試可能引發嚴重反應。
來源:學生健康報
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營養系教授 蔡美琴
策劃:張燦燦
編輯:李君 李詩堯
校對:楊真宇
審核:管仲瑤 葉龍杰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4GMOF9OY】獲取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