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歷經停工又重新啟動的黃埔南崗舊改,最近再傳來新消息。
3月底,南崗南片區的村民收到通知——3月31日前,需要對舊改“新模式”進行簽名表決。簽名同意以后,領取2500元/月臨遷費;不同意或者棄權者,會延遲臨遷費發放,等新拆補方案OK再補。
另外一份文件,則說得更直白:
“逾期未完成而導致中央專項資金不足等情況發生,由你經濟社自行承擔后果”。
文字是這么個意思,至于怎么理解,大家自行解讀。
而這一次,火急火燎要村民簽名同意的方案,正是舊改“新模式”。結合此前黃埔相關文件,方案有幾個關鍵點:
① 此前已經選擇棄產,并已收到補償的部分,不再回遷安置。
② 此前已經選擇棄產,但未收到補償的部分,按照沒有棄產處理。
③ 不能選擇棄產,一般情況下只可以選擇復建或者房票安置。
④ 新模式和舊模式一樣,安置面積不超過280㎡。
⑤ 臨遷費由政府承擔。
據掌牛哥了解,南崗南片村民對于這樣的新模式,算是憂喜參半。
一方面,現有補償標準讓部分村民產生了落差感。
要知道,南崗南片最初的拆補標準,是棄產補1.5萬/㎡,回遷補首層有效基建面積 x 4,可以1000元/㎡購買權益面積;而目前的方案,是不能選擇棄產拿現金,安置面積不超280㎡,可以1500元/㎡購買權益面積。
實話實說,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另一方面,新模式的獨特優勢就是官方兜底,延展來說,臨遷費的發放能得到更好的保證,項目建設回遷速度更快。
而這一點,對于南崗南片村民來說,或許比什么都重要。
數據顯示,南崗南片總建面超323萬㎡,體量僅次于旁邊的沙步舊改,即現時的萬科黃埔新城。拆遷安置投資總額高達147億元,曾是黃埔舊改公開招商以來最貴的舊改項目,沒有之一。
從規劃看,南崗南片是絕對的高起點+大手筆。因此,早期拆遷進度非常神速:2018年啟動,2019年開拆,2021年拆除率超8成。
直至合作開發商合景泰富遭遇資金危機,加上政策風向突變,南崗南片舊改才陷入了僵局:停工,被拖欠臨遷費,回遷房沒影......
尷尬的地方是,由于前期拆得飛快,絕大部分村民是家沒了,人離開了,臨遷費也沒有如期如數收到。
如果不同意“新模式”,回遷很有可能繼續延期。現實點說,“新模式”或許不是南崗南片村民的最佳選擇,卻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那么,假設你是村民,你又會如何抉擇呢?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