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既可以是鐘表上時針匆匆的軌跡,也可以是一部精彩電影的上半程,亦可以是西安市雁塔區法院指導調解化解糾紛的速度。一小時,讓老武的“煩薪事”變成了“暖心事”。
當老武走進雁塔區綜治中心的時候,他剛剛從裝修工地過來,風塵仆仆,一身沾滿粉塵的工作服,頭上的安全帽還沒來及摘下。
“我把她的房子墻面已經粉刷了,就剩收尾的活了,她不讓我干了,還要扣工費,我干的都是苦力活,掙得都是辛苦錢,我希望咱們中心能給我想辦法解決一下這個事情!”老武向工作人員急切地表達著自己的訴求。
面對討薪的務工人員,綜治中心迅速將案件委派至區司法局多元調解中心,調解員吳曉鶯立即通知余女士到場進行調解。“武師傅沒有按照說好的時間給我粉刷墻面,現在超工期了,而且多次不守時,我扣除部分費用也是合理的。”老武、余女士一碰面,就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辯起來。雙方各執己見,態度堅決,調解工作陷入僵局。
為化解糾紛,調解員及時聯系雁塔法院訴訟服務分中心,尋求專業法律支持,張雪芳法官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指導調解,在了解事情原委后,考慮到雙方意見分歧較大,遂采取背對背調解的方式,依托豐富的工作經驗及專業的法律知識,從案件情況、證據材料、訴訟風險、訴訟成本等多方面指導調解員分別向雙方進行勸說疏導、釋法明理工作。
最終在調解員和法官的共同努力下,雙方握手言和,余女士當場向老武支付了剩余的工錢900元,從老武憂心忡忡的來到綜治中心,到喜笑顏開的收到工錢,僅僅一個小時,糾紛徹底化解。“感謝調解員和法官的幫助,讓我順利拿到工錢”“感謝你們耐心調解,把我們的糾紛梳理明白,責任劃分清楚,也給我們普及法律知識,我心里很佩服。”
部門聯動促調解,高效便民顯成效。自雁塔區綜治中心揭牌運行以來,雁塔法院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要求,積極參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選派工作能力強、業務水平扎實的法官干警常駐,開展指導調解、以案釋法、委托調解等工作,并積極與區綜治中心其他入駐單位暢通訴調對接機制,為預防化解矛盾糾紛提供專業支撐,力爭將矛盾糾紛合力化解在前端。
下一步,雁塔法院將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訴調對接、多元化解糾紛機制,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運行工作的職能作用,規范矛盾糾紛化解對接流程,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多元化解,筑牢基層治理“第一道防線”。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秦峰|孫姣姣 姚靜)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