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跌宕,上市券商火線推出一季報。
4月8日,包括國泰君安、興業證券、中信證券、東吳證券等多家券商密集披露了一季度業績情況,業績普遍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機構分析認為,券商板塊4月8日PB估值1.26倍,估值和機構持倉仍在低位,受益于市場活躍度提升,券商一季報業績有望超預期,看好券商板塊機會。
業績普遍增長
國泰君安在早晨發布公告,經初步測算,預計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人民幣112.01億元至人民幣 124.45億元,同比增加350%至40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人民幣29.73億元至人民幣33.83億元,同比增加45%至65%。這一數據是合并后的國泰海通整體數據,即包含了原來的國泰君安和海通。
同樣一季度大幅預喜的還有興業證券,公司在一季度業績增長快報中表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92億元,同比增長17.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57.32%。
東吳證券也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9.12 億元至10.03億元,同比增加100%至12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8.92億元至9.81 億元,同比增加100%至120%。
中信證券則公告,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人民幣65.45億元,同比增長32%左右。
機構看好券商一季度表現
A股市場一季度的優秀表現成為上市券商業績好轉的基礎。國泰君安在公告中披露,2025 年一季度,公司主動把握市場機遇,全面推進零售、機構和企業三大客戶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各項業務穩步發展,取得較好經營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本次吸收合并產生負商譽;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持續提升主營業務競爭力,財富管理、交易投資等業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興業證券表示,公司當季度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財富管理、信用交易、投資交易等業務發展良好、業績穩步增長。
中信證券也表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業務收入同比增加較多。
機構也普遍看好券商一季度業績。開源證券指出,一季度A股新開戶數合計747萬戶,同比增長32%,個人投資者入市熱情較強,為全年股市交易活躍度中樞抬升奠定基礎,同時一季度偏股基金新發1101億,同比增長102%,增量資金充沛;一季度日均股基成交額1.77萬億,同比+72%,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利好券商一季度證券經紀等大零售業務收入增長。雖然一季度債市有所下跌,但考慮到股市表現較2024年同期更好,權益投資和股衍業務收入預計同比改善。
“低基數下,預計上市券商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7%。”開源證券分析師高超表示。
浙商證券則預測,一季度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3%。分業務條線來看,預測一季度經紀、投行、資管、信用、投資業務凈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0%、12%、5%、15%和18%。
責編:汪云鵬
校對:蘇煥文????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755-83514034
郵箱:bwb@stcn.com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