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劉乙光的任務終止了,他馬上就要退休了。所以,看管張學良的任務到此結束。
劉乙光畢竟是代表蔣介石來看管張學良的,因此臨行之前,還是為他辦了一次小型的歡送會。
張學良難得也出席了這場儀式,在儀式上,張學良知道劉乙光的生活也并不好,就慷慨的準備為他捐款。
當時有人詢問張學良對劉乙光的態度時,張學良對這位陪伴自己25年之久的看管人,說出了既愛又恨的總結。
那么,劉乙光都做了什么,讓張學良既愛又恨?
1936年底,張學良傻乎乎的跟著蔣介石回到了南京,但迎接他的卻是軟禁生活。
戴笠擔負起了執行軟禁的任務,為此,軍統還在內部為張學良一個人設立了將軍管理處,專門用來看管張學良。
由誰來擔任這個處的主任,成為了戴笠頭疼的事情。但他的內心當中有一個合適的人選,那便是他的師兄,黃埔4期的劉乙光。
在征得蔣介石同意之后,這一人選也定了下來。劉乙光走馬上任成為了少校處長,開始執行監管張學良的命令。
在這之前,劉乙光空有黃埔4期畢業生的頭銜,卻在軍事與政治場上沒有獲得較大的關注。
后來,投靠蔣介石之后也不過才成為了警衛隊長。他錯過了黃金發展時期,從未獲得過獨立帶兵的機會,這也讓他黃埔生的名號浪得虛名。
有幸能夠獲得老蔣親自點頭授予的看管任務,劉乙光十分珍惜。他也清楚張與蔣間的個人恩怨,所以,一折不扣、一絲不茍的執行監管。
本想借著看管張學良博得蔣介石的好感,只是沒想到這一看管就是25年,雖然中間獲得了晉升少將的機會,但這個少將徒有虛表而已。
被軟禁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再加上碰到了劉乙光這個死腦筋,張學良的生活更加凄苦。
軟禁期間,張學良所有對外聯絡的渠道與方式,通通被劉偉光把持著。
外界有寄給張學良的東西,張學良不是第1個接收人,劉乙光才是。
他會毫不留情地打開別人寄來的東西,無論是用刀刺,還是剪刀,全部被他暴力拆解。
然后,一一確認其中物品沒有異樣之后,才會交給張學良。
當然,有多少東西能夠最終到達張學良的手中,還要看劉乙光的心情。克扣乃至私吞張學良的東西成為了劉乙光工作內容的一部分。
張學良關押的地點被換了好幾處,劉乙光也跟著張學良跑遍了小半個中國。他的內心當中自然有氣,這些氣全部被他撒到了看管張學良的任務上。
1946年到了臺灣之后,二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緊密。
定居下來之后,張學良的包裹也開始變得多了起來。外界寄來的東西紛繁復雜,既有吃的,也有信件,更有一些手帕類的東西
對于吃的,劉乙光毫不客氣的自己享用,而對于信件,劉一光永遠是第1個看的。至于手帕這樣無關緊要的東西,劉乙光都是隨手丟棄。
哪怕是宋美齡送來的點心,他都敢獨自享用,不給張學良看到的機會。
這還是對外交流,在張學良的私生活上,劉乙光管的也不少。
張學良散步的時間,他要控制;張學良曬太陽的位置,他要畫出來。
只要是張學良想干的事情,就必須征得劉乙光的同意,不然就會受到他的責難與限制。
用張學良的話來說,劉乙光吃和他一張桌,睡和他一個屋,完全就是自己的影子,只不過這個影子翻身做起了身體的主。
這是張學良之所以恨劉乙光的原因所在,除了恨以外,張學良對劉乙光還有深深的愛。
1938年秋,張學良被轉移到了修文陽明洞關押。在那里,張學良突然得了一場重病。
盲腸炎的疼痛與危急讓張學良差一點一命嗚呼,但要就醫必須通過老蔣的同意。是劉義光沒有請示,直接將張學良送到了貴陽中央醫院。
此舉救了張學良一命,所以,張學良的內心當中始終對劉乙光有一份感激。
除了這次救命之恩以外,張學良被關押期間,劉乙光雖然看得緊管得嚴,但也為他抵擋了一些無用的外交。
甚至,為他避開了一些風言風語,讓張學良的小世界有了一些難得的清靜。
1962年,劉乙光的任務結束,他要離職了,張學良對他又愛又恨,但還是送了他最后一程。
劉乙光走了之后,新來的段毓奇成為實際看管人,張學良的生活也因此有了些許改變。
退休后的劉乙光一直活到了1982年,80歲的時候才去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