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耗解壓筆記》作者柳柳說:幸福的生活并非一個終點,而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每一種內耗的情緒,都來自于一種內耗的認知方式。
在柳柳的《反內耗解壓筆記》這本書中,以認知行為療法為基礎,系統地講解了我們的不良情緒和行為背后的不良認知,并且提供了轉變信念和認知,來改變我們學業、職業和人際關系中的焦慮和壓力的方法。
“寫下來,才是真正的思考”,通過寫下來,讓你更明確自己的認知哪里需要改變。
柳柳提供了68種寫作練習,有類似手帳的,有表格式的,讓你在梳理自己方方面面的同時,對自己的人生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認知。
在這本書中,有很多好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比如:
l 你是否常常陷入無休止的自我反思?
l 你是否過于在意他人的看法?
l 為什么我總是想太多?
l 人生如何“破圈”?
l 如何正確發脾氣?
l 怎樣做人生規劃才有效?
反內耗解壓筆記的使用,對我們直接的幫助在于“向內觀,了解自己”以及“向外看,探索人生”。
運用記錄和書寫,我們可以通過覺察、改變認知、改變行為,這三步來一點點讓我們接納自己,愛自己。
在王陽明心學日課中,王陽明提到一個人做事先要立志,這個立志也就是讓自己首先塑造一個正確積極的信念,你的信念,將直接影響你的行為,并形成你的人生狀態。信念重復1000遍,就變成了命運。
很多人之所以不自信,根本原因就是自己缺乏對自己足夠的正反饋,成功的經歷太少了,那么“我不夠好”的信念一旦產生,就很難做成事。
所以,我們想要做成一件事,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認知。你的認知決定你的人生劇本。
信念的形成,多是源于他人的評價以及與他人比較。
因為信念不夠堅定,所以大腦就會不受控地去尋找外界的肯定,也因此會花很長時間在想事情上。
過度思考就是浪費時間,事情還沒開始做,就已經給自己前邊設置了千萬丈的屏障,原本簡單的事情也被自己弄復雜了。
好心辦壞事、本末倒置、拖延猶豫、低維度勤奮、焦慮抑郁,多是認知上的錯誤引發的。
所以,對待自己產生的想法,我們要有所識別,有利于實現人生目標的留下,無益于實現人生目標的去掉。
當然,只要是人類,就會產生負面的想法和情緒,所以我們不是要扼殺一切負面的東西,而是看到它,正視它,然后掌控它,恢復你的狀態,而不是受到負面情緒的擺布。
我想信念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就是一個人的主見,有的人生來就知道自己要什么,有的人卻不知道。
如果你一開始信念不夠堅定,會感到迷茫,那么就給塑造一個信念。信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累不斷強化自我認知的,這個過程就需要你先去多經歷一些事情,從而總結經驗,找到共性,形成認知。
在書中提到了6個方面來梳理自己的現狀與理想,如外貌與健康、性格與態度、能力與技能、職業與成就、人際關系、心靈與幸福感。
在書中柳柳還提到,每一種情緒都有意義,情緒的背后是未滿足的需求。
書中還提到童年與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以及潛意識對自己的影響。
作為一本心理療愈類書籍,這本書是實用性很強,理論方法與案例非常豐富,是一本非常好的反內耗工具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