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報道,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主持人斯蒂芬妮·呂勒近日說,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無法忍受特朗普政府“荒謬的(對等)關稅算法”,已打算辭職不干。呂勒在微軟—全國廣播公司《早安,喬》電視節目中說:“我的消息來源說,斯科特·貝森特(在特朗普政府中)行為另類。就特朗普的核心圈子而言,特朗普根本不親近貝森特,也不聽他的”。呂勒說:“有人對我說,他正在尋找退路,找機會去美聯儲。因為在過去的幾天里,他真的在損害自己在市場上的信譽和履歷”。
斯科特·貝森特(資料圖)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這是特朗普今年上任后宣布的最大規模的關稅政策。他向包括盟友在內的全世界祭出關稅大棒,美其名曰“阻止他國剝削美國”。這場被外媒稱為“關稅海嘯”的政策風暴,標志著特朗普的“關稅戰”已從1.0時期的“單點突破”升級為2.0的“全面開火”。與1.0版本相比,2.0版的關稅劇本呈現“三無”特征:無差別、無程序、無底線。
特朗普曾在2024年出版的自傳《拯救美國》中寫道:“Tariffs are my magic wand, I use them to make the world listen to me(關稅是我的魔法棒,我會用它讓全世界都聽我的)”可見他對關稅有多“迷戀”。特朗普的理由聽起來簡單直接。他在演講中揮舞著那張圖表,聲稱美國幾十年來被“掠奪、剝削和蹂躪”,貿易逆差是罪魁禍首。比如,2024年,美國對全球的商品貿易逆差達到9500億美元,其中對中國的逆差占了3750億。他堅信,高關稅能逼迫企業把工廠搬回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甚至還能填補財政窟窿。
游行活動(資料圖)
美國有關專家指出,“這場貿易戰是我們多年來也許是幾十年來不曾見到的。美國股市也經歷了自五年前新冠疫情危機爆發以來最糟糕的一周。特朗普對全球各國全面加重進口關稅的連帶破壞,將持續讓投資者如坐針氈,美國摩根大通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因此而陷入衰退。其次,濫施關稅更加重了美國消費者的負擔,商品的價格會更高,消費者不得不為此付出更多的貨幣。就在近幾日,美國各地掀起了一股瘋狂搶購商品的高潮,美國不少商場已是空空如也。
特朗普有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很難。因此他只能選擇另辟蹊徑,看一下其他的方案能否起效果,這就有了他的關稅政策?;蛟S在他看來,高額的關稅既能迫使制造業回流,再不濟也能收到更多的錢,算是相對有效的辦法??陀^來說,適當、科學地調整關稅政策,確實是手段之一。然而,特朗普向全球“宣戰”的做法,卻絕非理智的決定。各方普遍的共識是,特朗普這樣大規模的舉動,最有可能造成的結果是損人不利己。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喜歡“眾星捧月”的感覺,反諷的是,他等來了山呼海嘯,但不是膜拜,而是抗議。一場名為“住手”的抗議活動近日席卷全美:首都和50個州、150多個團體、數百萬人參與其中,集會多達約1300場。該組織執行董事拉娜·埃普廷說,以“住手”為抗議主題意在敦促特朗普政府放手,不要削減醫療等關鍵服務和福利,不要干涉公民權利和自由,“所有這些現在都受到威脅”??棺h浪潮從首都向全美輻射,紐約、芝加哥、波士頓、西雅圖、洛杉磯乃至遠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都響起反特朗普的聲音。
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本以為會出現萬國來降的局面,到時候任由自己拿捏,國內物價上漲、通脹重啟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此時貿易保護主義在全世界范圍內興起,步步升級之下,經濟危機與我們的距離,可能比想象中要近得多。動不動就加關稅,特朗普總想把關稅當成自己談判的籌碼,玩“交易的藝術”,實現利益最大化。但同樣的招數用了第2次,往往很難奏效,關稅混戰之下,誰四面樹敵,誰就會被打得最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