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年,心情大好的康熙賞賜眾臣子,唯有26歲的老十三胤祥,卻只能躺在簡陋的床鋪上,透過窗戶看著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在影視劇里面,老十三胤祥可謂是個光明磊落的“俠王”。
很多人對胤祥的人生境遇也感到憤憤不平,因為一點小事就被康熙圈禁了十余年,好好的一個王爺就這么落下了病根,雍正繼位后沒過幾天好日子就撒手人寰了。
不過,真實歷史上的胤祥,跟影視劇里面多少還是有一點出入的。
胤祥的生母章佳氏,在后宮的地位并不高,即便是生了皇子,也沒能母憑子貴晉封為妃,生前也只不過是個嬪而已。
但是,康熙對章佳氏的態度卻很匪夷所思,有點讓人搞不清楚。
比如章佳氏死后,被康熙下旨追封為敏妃,但卻并沒有按妃子的規格下葬,而是埋在了自己的地宮旁邊。
按理說,這是皇貴妃才有的資格,但康熙卻給了章佳氏。
從這一點上來說,康熙對章佳氏還是極為恩寵的,可既然如此,章佳氏生前的地位為什么會那么低,這就讓人有點想不明白了。
還有就是康熙對胤祥的態度,也給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章佳氏病逝的時候,胤祥才13歲,放到現在來說還是個半大的孩子。
還沒有成長起來就沒了母親,這對于胤祥來說無疑是個殘忍的打擊,但好在康熙對兒子還算體貼,一直把喪母的胤祥帶在身邊,也算是讓胤祥得到了一絲安慰。
那個時候的胤祥,簡直就像是康熙的“尾巴”,父親到哪兒他就在哪兒。
正是在康熙的呵護與培養下,胤祥在皇子之中的表現也比較突出,不僅善于騎射、精通軍事,在舞文弄墨方面也很有一番造詣,堪稱是文武雙全的皇子。
至于德性方面,胤祥的表現也很不錯,在康熙面前很孝順,即便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是逆來順受,從來沒有跟康熙爭辯過。
胤祥的這種表現,跟影視劇里的“俠王”形象,倒是顯得有點格格不入,好像性格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曾經有一段時間,康熙對胤祥的培養,簡直就像是在培養接班人一樣。
可是沒想到,康熙翻臉比翻書都快,也許這就是“無情最是帝王家”、“伴君如伴虎”的真實解讀。
1709年,康熙見幾個兒子都成長起來了,于是就給兒子們封了爵位,有親王、有郡王、最差的也是貝子貝勒。
但是封到最后,卻唯獨不見胤祥的身影。
這一年胤祥都22歲了,難道不夠封爵的年齡和資質?還是康熙另有什么安排呢?這就沒人知道了。
眼看兄弟們都有了爵位,自己卻什么都沒有,胤祥心里面肯定會不舒服。
但是老爺子不給,他也不敢要,只能裝作若無其事心靜如水,默默等待爵位的降臨。
只是沒想到,胤祥等來等去,不僅沒有等到封爵,反而被康熙給圈禁起來了。
至于為什么要圈禁胤祥,沒有人知道原因,史料上也沒有明確記載。
不過,在一封奏折里,倒是有個十分牽強的理由。
從奏折的內容來看,康熙對胤祥的表現很不滿意,斥責他不勤奮、不好學、不忠誠、不孝順,要是不加以約束日后必定惹禍。
康熙的兒子當中,沒有幾個省油的燈,要不然也不會發生“九子奪嫡”的歷史劇目。
可是一眾皇子那么鬧騰,也沒見誰跟胤祥一樣,遭受這種無妄之災。
至于究竟是怎么回事,到現在誰也搞不清楚了,或許真的像影視劇中演繹的那樣,康熙是在磨礪胤祥的性子,為老四留下了一個可用的臂膀。
但是,這對老十三胤祥來說,卻是一件十分殘忍的事情。
被圈禁的日子不好過,胤祥原有的皇子待遇被無情剝奪,生活過得跟個流浪漢差不多。
由于經常罰跪,胤祥的膝蓋上還生了毒瘡,每天都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胤祥也不爭辯,就這樣在艱難的環境中茍活,只能蜷縮在簡陋的床鋪上看書打發時間,直到雍正繼位之后才獲得了新生。
雍正繼位后的第二天就把胤祥放了出來,還拿出了23萬兩銀子作為補償。
胤祥推托不掉,最后也只拿了13萬兩銀子,但至此也成了雍正跟前的得力臂膀,成了一個手握大權的王爺。
死去多年的章佳氏,也因為兒子的得勢,再次被追封為敬敏皇貴妃。
胤祥后來的人生軌跡就跟影視劇里差不多了,兢兢業業輔佐雍正,直至1730年病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