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在廚房里忙碌,手上動作不停,眼角卻悄悄瞄向客廳。客廳里,李佳正站在莊母面前,眼里帶著不容反駁的堅定。
“奶奶,這事您就別操心了。圖南最近在忙項目,沒空接兩個孩子來住。”
莊母臉上笑容一僵,顯然沒料到會被拒絕。她習慣了在這個家里發號施令,習慣了黃玲的妥協和莊超英的附和。
李佳這個外來的“媳婦”,竟敢不給面子!
空氣一度凝固。
莊母臉色沉了下來:“圖南當年也是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現在輪到他盡孝了。”
李佳神色不變,語氣平靜:“那是當年。現在圖南要上班,我要照顧孩子,實在抽不開身。”
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輕松化解了莊母的軟硬兼施。
客廳里的莊超英坐立不安,既不敢附和母親,又不敢支持兒媳。他只能低頭擺弄茶杯,假裝自己不存在。
黃玲看著這一幕,心里五味雜陳。
多少年了,她從未能像李佳這樣,干脆利落地拒絕莊家老人的無理要求。每次都是忍氣吞聲,淚水往肚子里咽。如今,兒媳婦三言兩語就解決了她二十年來的心頭大患。
這一刻,黃玲突然明白:李佳不只是她兒子的妻子,更是她盼了大半輩子的“救兵”。
李佳來到莊家不過半年,卻已經看清了這個家庭的問題所在。
她不同于黃玲的忍讓,也不同于莊筱婷的避讓。她有自己的底氣和手段。
記得上個月,莊圖南的爺爺奶奶又想借口看孫子,把小叔家的兩個孩子塞進來住。李佳二話不說,當場買了張去上海的機票。
“既然爺爺奶奶想接孩子過來,那咱們正好可以去上海看看房子。”
這一招直接讓莊家老人啞口無言。
聰明如李佳,她沒有正面硬剛,而是用上海買房這件事作為理由。誰能說她不對?年輕人要在大城市發展,這天經地義。
莊母瞬間明白:如果再逼得緊,這對年輕夫妻真可能帶著孩子搬去上海。到時候,她不但見不到孫子,連兒子都難見一面。
她不得不退讓。
黃玲回想起自己當年的軟弱。每次莊家提出無理要求,她都忍氣吞聲。為何?因為她害怕撕破臉,害怕莊超英為難,害怕影響孩子。
可李佳不同。
她懂得在婚姻中立規矩。規矩一旦立好,莊家人也就不敢得寸進尺。
更令黃玲佩服的是,李佳從不與莊母正面沖突。她永遠保持著表面的禮貌,卻在關鍵問題上寸步不讓。
比如莊母想讓莊圖南多幫襯弟弟家的生意。李佳只回了一句:“圖南最近在考慮跳槽去上海,恐怕顧不上這邊的事了。”
這話既不得罪人,又切斷了莊母的念想。
黃玲常在想:如果當年她也能像李佳這樣,是不是就不會有后來那么多的委屈和淚水?
但她轉念又想:或許正因為她的經歷,才讓莊圖南有了不同的選擇。他選擇了一個敢于為他遮風擋雨的女人,而不是一個任人宰割的溫順羔羊。
李佳送走了莊母,回到廚房幫黃玲擇菜。
“媽,您別擔心,我不會讓他們再來打擾您。”李佳輕聲說。
黃玲眼眶一熱。多少年了,第一次有人站在她這邊,為她撐腰。
不是親生骨肉,卻比親生的還親。
那一刻,黃玲明白:李佳不只是在保護自己的小家,也是在保護她這個婆婆。因為她看到了黃玲這些年的委屈,也看到了莊家人的自私。
相比黃玲的忍氣吞聲,李佳選擇了更智慧的方式——不撕破臉,卻也不妥協。
當黃玲看到李佳買下上海的房子,全家搬去團聚,徹底擺脫了莊家老人的控制,她終于明白:
生活從來不缺乏選擇,缺的只是勇氣和智慧。
李佳給了黃玲一個遲來的答案:有些關系,需要的不是一味地忍讓,而是適當的距離和邊界。
正如李佳常說的那句話:“愛一個人,就是為他撐起一片天。”
黃玲終于等到了自己的那片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