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有沒有在歷城縣當過捕快或捕頭,程咬金有沒有賣過私鹽和柴筢,這些問題是不需要問的,因為看過《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的讀者諸君都知道:秦程二將都是名門之后,秦瓊當過隋朝正六品建節尉,在尚武的隋唐時期,七品縣令見了六品武官是要行禮的,所以秦瓊當锏賣馬、破不了皇杠劫案而被縣令杖責,都是不可能的。
秦瓊在隋朝先為左翊衛大將軍、榮國公來護兒“帳內(軍幕中的親信將佐)”,后入使持節(就是假節)、齊郡通守、河南道討捕黜陟大使軍中,積功晉升建節尉。秦瓊與羅士信大破盧明月十萬大軍的時候,善用馬槊的程咬金以家財招兵數百人保境安民,并娶了東阿縣令的女兒。
秦瓊不窮,程咬金不笨,我們細看兩唐書就會發現,程咬金不但很有文化,而且頗有政治遠見。
秦瓊棄鄭投唐,是程咬金建議的:“世充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乃巫師老嫗耳,豈是撥亂主乎?”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前,程咬金也表明了態度:“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節以死不去,愿速自全。”
秦瓊和程咬金有沒有去玄武門大殺四方,史書記載語焉不詳,秦瓊和程咬金為什么加入瓦崗軍、何時加入瓦崗軍,史書的記載也不明確:兩唐書只說秦瓊是跟隨裴仁基一同加入,“密得叔寶大喜”,卻沒說李密怎么得到秦瓊的,而程咬金怎么進的瓦崗軍,史書居然只字未提。
程咬金當然沒當過瓦崗之主、混世魔王大德天子,他在瓦崗軍李密手下的地位跟秦瓊一樣,每人統領兩千內馬軍驃騎,也就是相當于騎兵旅旅長或騎兵師師長,比裴仁基、裴行儼低得多:裴家父子加入瓦崗軍,李密封裴仁基為上柱國、河東郡公,封裴行儼為上柱國、絳郡公。
秦瓊程咬金雖然很受李密信任和器重,但是在瓦崗軍也只能算“二級將領”,基本與單雄信平起平坐,比裴家父子和徐世勣(字懋功,歸唐賜姓為李世勣、李勣)、邴元真等人要差一兩個檔次。
秦瓊和程咬金都曾經是瓦崗軍的敵人,被秦瓊羅士信擊敗的盧明月跟李密其實也算同道中人,程咬金“聚徒數百,共保鄉里,以備他盜”,防備和打擊的,就是像李密、王簙那樣的反王、群盜。
正史中的秦瓊跟翟讓、李密、徐世勣、單雄信等人不但沒有交情,而且還有很深的仇恨——秦瓊的老長官張須陀,就是翟讓李密和單雄信徐世勣等人圍攻并殺死的,而張須陀之所以戰歿,就是為了救秦瓊羅士信等部將:“密與讓合軍圍之,須陀潰圍輒出,左右不能盡出,須陀躍馬入救之。來往數四,眾皆敗散,乃下馬戰死,其所部兵,盡夜號哭,數日不止。叔寶以余眾附裴仁基。”
裴仁基當時以隋朝光祿大夫、河南道討捕大使身份鎮守虎牢關(唐朝改為武牢),秦瓊收攏殘部投奔裴仁基,就是想繼續與瓦崗軍作戰、替張須陀報仇。
秦瓊做夢也沒想到,他依附的裴仁基不但沒有跟瓦崗軍展開決戰,反而在賈閏甫的勸說下投靠了李密。
雖然賈家樓四十六友結拜是虛構,但賈閏甫此人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兩唐書和《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都有關于此人的記載,他跟李密投唐后,武德天子李淵還親自給他夾菜。
賈閏甫勸降了裴仁基,秦瓊跟瓦崗軍仇深似海,按理說不會輕易歸降,但史書又沒說他去了哪里,只說他后來也被李密得到了。
演義小說大多不可信,說秦瓊是瓦崗軍創始人之一、兵馬大元帥更是不靠譜,幸好羅貫中除了寫《三國演義》之外,還寫了《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他是以白話講史,記載和描述更為詳細,而且因為是依據史書記載進行藝術加工,所以可信度較高,至少也能算三分虛七分實。
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寫《隋唐演義》的褚人獲是明崇禎八年出生、清康熙二十一年辭世的,所以只能是《隋唐演義》借鑒了《隋唐兩朝志傳》,而不能是《隋唐兩朝志傳》借鑒了《隋唐演義》。
據羅貫中描述,秦瓊一開始是不想加入瓦崗軍的,但是裴仁基被御史蕭懷靜欺負得有生命危險,秦瓊也只能理解他另尋生路的做法,但自己卻選擇了回鄉歸隱。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裴仁基加入瓦崗軍后,向李密推薦了秦瓊:“仁基勸密畢禮厚幣,求四方之土,曰:‘某聞一賢,乃東郡東阿人也。身長九尺三寸,美須髯,眉清目秀,膽力過人。姓秦,名瓊,字叔寶。’密曰:‘吾亦聞名久矣。’遂遣人于鄉中尋問,密以安車迎之。”
裴仁基和李密說話的時候,都沒有推心置腹,也是給對方留了余地:李密知道秦瓊曾在裴仁基軍中,是因為不肯加入瓦崗才離去,裴仁基也知道齊郡大軍之所以沒被瓦崗軍全殲,就是秦瓊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帶著殘部撤退到虎牢關。
裴仁基和李密的意思,是過去的事情一筆勾銷,現在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去邀請,秦瓊也不得不來:秦瓊是有家有業的,如果不接受瓦崗的招攬,家鄉就可能遭遇冰火。
于是秦瓊迫不得已離開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因為是只身而來,所以并沒有受封任何官爵——李密和王世充乃至李淵,沿用的都是隋朝的軍功制度,只有帶兵來歸或斬獲足夠,才可能受封官爵,秦瓊的內馬軍驃騎統領,并不是正式編制的將官。
隨著裴仁基的投降、秦瓊的加入,濟州東阿的程咬金也沒有能力再與瓦崗軍抗衡——他只有幾百民團性質的武裝,一旦瓦崗大軍壓境,全縣就會陷入險境。
東阿縣令女婿、民團首領程咬金跟齊郡建節尉秦瓊應該是比較熟悉的,而且可能通家之好:秦瓊的祖父秦方太是北齊廣寧王府記室,父親秦愛(字季養)是北齊咸陽王斛律金的錄事參軍;程咬金的曾祖父程興是北齊兗州司馬,祖父程哲是北齊晉州司馬,父親程婁是濟州大中正。
秦瓊加入瓦崗軍后,又讓裴仁基把程咬金也招來:“某孤陋寡聞之人,公何錯薦于明公?公之鄉中有一賢士,何不請來相助?”
讀者諸君請注意,秦瓊說的公指的是裴仁基,“明公”指的是李密,秦瓊稱裴仁基為公是尊稱,稱李密為“明公”而不是“主公”,也是大有深意。
秦瓊推薦的這位賢士就是程咬金:“仁基乃猛省曰:‘吾失計算也。’即薦于密,密遂聘之到洛口,與瓊皆封為驃騎。”
這樣看來,秦瓊程咬金加入瓦崗軍,都跟裴仁基有關,而不是他們的本意,秦程加入瓦崗軍后,也沒有進入核心決策圈,而是被當作金牌打手來使用。
秦瓊程咬金跟瓦崗軍可謂道不同不相與謀,他們跟李密或許有一些共同語言,但是跟單雄信、徐世勣,卻不會有太深的交情。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秦瓊程咬金帶著吳黑闥、牛進達等人陣前投唐,找到了濟世安民之主,并積功受封翼國公和宿國公(后被李世民改封胡國公、盧國公)。
秦瓊程咬金跟羅士信裴行儼等人是過命的交情,跟單雄信徐世勣等瓦崗元老卻是恩怨糾葛難以言說,這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唐軍拿下東都洛陽,單雄信跟隨王世充投降而被殺,如果秦瓊程咬金真跟單雄信情深義重,又怎會不出面營救?如果秦瓊向李淵李世民求情,單雄信能否保全性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