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一提起德國軍隊,人們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那支以閃電戰席卷歐洲,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碾碎敵陣,士兵舍生忘死,戰斗意志堅不可摧的一流軍隊。
然而,如今的德國聯邦軍隊卻被戲稱為”聯邦肥宅“。士兵肥胖懶散,雙休日絕不加班,裝備老化不堪也沒有人去管理,甚至被退役軍官怒斥為:
”政府領導下的一攤狗屎“。
這讓人不禁要問,從昔日的軍事神話,再到現在的不堪一擊,這支軍隊到底怎么了?
紀律松散
德國聯邦軍隊的紀律十分松散,已經淪為國際軍界的笑談。
與傳統軍隊的鐵血作風完全不同,德國士兵每周五天八小時,嚴格遵循”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到了周末那是絕不會加班的。
2019年,德國國防部一份報告毫不留情的指出,軍隊戰備狀態令人擔憂,許多部隊因為士兵嚴格遵守工作小時標準,無法迅速完成集結。
在2018年的一次北約聯合演習里,德國軍隊就鬧了一個大笑話!一支德國裝甲部隊因為周末休息,未能及時出動,導致演習計劃推遲,盟友們只能面面相覷。
這樣的懶散作風,讓人不禁懷疑?德國軍隊的士兵到底是來保家衛國的?還是來喝啤酒,悠閑度假的?
(來度假的德國士兵)
在這種懶散作風的影響下,德國軍隊的日常訓練自然也只是應付了事。
2021年,據《明鏡周刊》披露,某步兵部隊在野外拉練時,眼看臨近下班,指揮官竟然直接下令收隊回營。
理由是“不能影響士兵休息”。
在軍官的命令下,士兵們收拾裝備,唱著小曲回到了營地,訓練任務自然不了了之。
相比之下,其他國家始終在竭力保持戰斗能力,不像德國士兵一到周末,就只曉得窩在家里看電視。
對此,有人打趣道,德國士兵的“主戰裝備”是沙發和遙控器,這使得“聯邦肥宅”的稱號更加恰當了。
讓人無語的是,這種散漫作風還受到法律的保護,德國勞動法對軍隊也適用,所以士兵才有了拒絕加班的”合理緣由“。
(德國勞動法)
例如,在2020年,一名士兵因為周末拒絕執行緊急任務而訴諸法庭,最終勝訴。
理由是“超時工作違反勞動權益”。
德國有這樣的軍隊紀律,其軍隊戰斗力還有多少?
試想一下,如果戰爭來臨,德國軍隊靠什么來守護住防線?紀律是軍隊的靈魂,失去它德國聯邦軍隊不過是一群軍裝”上班族“。
此外,德國士兵的身體狀況也不太好。
據德國國防部2022年統計顯示,超過30%的士兵體重超出標準,在新兵里,肥胖問題尤為嚴重。
一名叫艾里希的退役軍官無奈地說:“現在的士兵跑5公里都上氣不接下氣,還怎么去沖鋒陷陣?”
紀律方面不行,身體素質也沒達到標準,德國軍隊的戰斗力讓人堪憂,
裝備也不行
德國軍隊除了士兵不行,也面臨裝備老化的問題。
據《世界報》的披露,2022年,德國空軍128架”臺風“戰斗機里,僅僅不到30%可以正常起飛,其余不是缺部件,就是修不好。
在北約開展的一次演習過程中,德國空軍由于自己的戰機無法出動,只得臨時向鄰國借飛機來撐場子。
飛行員只能在跑道旁邊尷尬等待“外援”,活生生把一場嚴肅的演習變為喜劇。
這樣情況在海軍中也是如此。
2017年,一艘德國潛艇在波羅的海執行任務時,因零件老化,突然出現故障,漂浮在海上束手無策,最后沒有辦法,只能在拖船的幫助下拉回港口。
海軍士兵站在瞭望臺上,望著遠處的拖船緩緩駛來,臉上滿是無奈。
這不僅是技術失敗,更是對德國工業神話的諷刺,曾經的“海上幽靈”,如今卻成為了“海上浮尸”,讓人唏噓。
而曾帶給世界震撼的德國陸軍,如今也變成了“德國漢斯貓”。其主力武器“豹2”坦克也因為德國軍隊在保養方面的欠缺,而頻繁出現故障。
(豹2坦克)
2021年的一次軍演里,一輛“豹2”坦克因為發動機拋錨路邊,維修人員趕到后發現,零件早已停產,沒辦法,他們只能用膠帶和鐵絲“應急處理”。
結果坦克開出不到兩公里后,再次癱瘓,成為了演習場上的“廢鐵裝飾品”。
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一個工業實力弱小的窮國到可以讓人理解,
但德國明明是工業強國,怎么軍隊的裝備就滿身銹跡,像是從破爛堆里拉出來的一樣?
讓人不禁感慨:德意志高科技的光環,怎么就蒙上了灰塵?
行政低效
德國前國防部長古滕貝格在2020年接受記者采訪時,憤怒地表示:“德國軍隊就是政府領導下地一灘狗屎”。
面對鏡頭,這位戴眼鏡的男人一點兒情面都不留,直接批判起了軍隊內部的官僚主義和腐敗。他提到,軍隊采購系統冗長繁瑣,無人機項目從立項到交付耗費十年時間,預算超支嚴重。
然而即使花了這么多錢,造出的無人機卻性能落后,只能執行簡單地偵察任務,連基本作戰需求都滿足不了。
其他裝備也是如此。
就拿士兵標配地作戰頭盔來說,2019年,德國軍隊曾計劃購置8萬頂新頭盔,但是審批用了2年之久。
士兵不得不頂著內撐磨出了窟窿地老舅頭盔訓練。這效率十分搞笑:軍隊到底是來打仗的?還是來開會的?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說過: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
可德國軍隊連最基本的人員滿額都做不到,人員短缺的比例高達15%,那些關鍵的崗位一直是空缺的,根本無人去填補,直接拖累戰備能力。
其不良后果直接在2020年一次緊急部署任務里,被徹底暴露了出來,在這次任務里,德國某防空部隊因為雷達操作員不足,只能臨時從其他單位抽調人手。
(德國雷達)
結果因為配合不熟練,雷達系統沒法啟動,任務差點兒就搞砸了,德國新兵傻傻地站在設備前,老兵則忙著打電話求援,場面十分混亂,搞得和劇場一樣。
既然德國軍隊什么都沒個規章秩序,那么自然而然地,資源分配不到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斗ㄌm克福匯報》在2022年報道里,就毫不留情地指出:
“某德國部隊因為預算審批遲緩,訓練彈藥短缺,以至于士兵不得不用木棒模擬射擊,嘴里喊著‘砰砰砰’完成任務?!?/p>
一名德國中尉苦笑道,這不是訓練,而是在演戲。
與此同時,高級軍官卻在會議室里為新辦公樓裝修不夠奢華,而向政府抱怨,預算批的那叫一個快。
在這種本末倒置地官僚作風管理下,德國軍隊就像一輛破車,隨時都有可能散架。
軍隊作為封閉的單位,本就極其容易滋生腐敗,若不加強監督,情況只會惡化,而在這點上,德國聯邦軍隊尤為嚴重。
2021年,一名負責采購的德國高級官員被曝吃回扣,將價值數百萬的歐元合同給了關系戶。
結果采購的通訊設備老是斷網,連加密通話都無法保證。
丑聞被曝光后,涉事官員被停職,但合同因為德國軍隊的繁瑣程序無法取消,軍隊只能硬著頭皮接受這堆“高價垃圾”。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國軍官在向德國媒體舉報時,怒罵道:“這幫德國政客只會把軍隊當他們洗錢的場所,什么垃圾貨色都往我們這里塞!”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德國軍隊從鐵血雄師到“聯邦肥宅”的沒落。
紀律松散,裝備落后,新政低效。德國軍隊就像一個重病纏身的老人,根本談不上戰斗力。
可以說,德國聯邦軍隊的奇葩現狀,根源在于懈怠和內耗,只有德國高層大刀闊斧地變革,才能重塑它的脊梁!
本期參考文獻:
[1]張曉.試析冷戰后德國軍隊域外行動的動因與困境
[2]倪海寧.變革與困境:德國軍隊的海外維和
[3]謝建軍.面向未來的德國軍隊改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