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俄羅斯薩馬拉州州長維亞切斯拉夫·費多里謝夫說,烏克蘭無人機當天凌晨襲擊了該州恰帕耶夫斯克市一工業企業,引發火災。俄羅斯國防部通報,俄軍當天傍晚使用導彈精確打擊了烏方軍官與西方教官的會面地點,導致85人死亡。費多里謝夫說,當地緊急情況部門救援人員正在現場滅火,無人機襲擊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形勢可控。俄羅斯國防部通報說,導彈精確打擊了位于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克里沃伊羅格市的一家飯店。
對于此事,烏克蘭官方暫未做出回應,但烏克蘭《真理報》卻報道稱,俄軍對克里沃伊羅格市發動了一次導彈襲擊,造成多人死傷,并發布了現場圖片。可見,這次俄軍的導彈襲擊,的確是切實發生的。一方面,俄軍在發動襲擊時,動用的是攜帶高爆彈頭的導彈,表明在打擊烏境內的北約軍官和教官一事上,俄方并不打算留手。另一方面,從85人身上,20多輛車被損毀來看,俄軍雖然只是發射了一枚導彈,但其威力與造成的破壞是不容小覷的。
襲擊現場(資料圖)
更深層的博弈藏在煙霧里。克里沃羅格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家鄉,近半年遭俄軍7次轟炸。這次襲擊恰逢美國推動停火談判的關鍵期,美國務卿剛向俄方發出“最后通牒”,要求突破談判僵局。俄軍選擇此時高調展示“斬首能力”,既是對烏軍指揮鏈的打擊,更是對美歐的武力示威:戰場拿不到的,談判桌也別想拿到。俄軍通報中,“85名外國軍人”的表述直指北約秘密參戰。盡管烏方否認有西方現役軍官駐扎,但俄媒多次曝光美英特種部隊在烏訓練新兵。
越來越多北約軍人在烏克蘭戰場上丟掉性命,歐洲到頭來卻連上桌的資格都被剝奪,這讓法國總統馬克龍再也坐不住了。因此,在俄方發出對話信號之后,馬克龍立馬做出響應:“愿意在合適時機與普京溝通”。至于是給普京打電話還是直接訪問莫斯科,馬克龍并沒有說明,但從中已經可以看出,近期對俄態度最強硬的馬克龍,罕見表態愿意與普京進行溝通,說明法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態度正在發生改變,或者,“阻止普京取勝”可能不再是馬克龍繼續堅持的立場了。
佩斯科夫(資料圖)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當日表示,俄羅斯需要抓緊時間讓特朗普政府相信,它對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是認真的,而不是在拖延時間。魯比奧在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外長會后表示,美國逐漸對“為談判而談判”失去耐心,并暗示俄羅斯有可能面臨更多的美國制裁。他對記者們說:“我們很快就會知道俄羅斯對和平問題是否認真,這個時間是幾周而不會是幾個月。”他還說,國會議員們已經在制定新的制裁措施,如果沒有進展,政府官員們也“無法停止”這些制裁的實施。
魯比奧作出上述表態,說明美國政府正在對俄羅斯失去信心。畢竟,普京政府在結束沖突問題上的態度非常明確,烏克蘭不許加入北約,需要承認被占領土屬于俄羅斯,卻必須“去軍事化”。而這上述幾點,除了加入北約一項外,其他的恰恰是基輔難以接受的,這也就是即便美國甩開膀子進行調停,但俄烏就是不打算給美國“大統領”面子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俄羅斯不打算在某些敏感問題上改變立場,招致美國新一輪的制裁,那么好不容易才緩和一些的美俄關系,會在一夜之間退回到解放前。
魯比奧(資料圖)
日前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外長會后透露,如今美國逐漸對“為談判而談判”失去耐心,俄羅斯有可能面臨更多的美國制裁。他強調,國會議員們已經在制定新的制裁措施,如果俄烏和談還沒進展,政府官員們也“無法停止”這些制裁的實施。說的簡單一點,就是魯比奧表示,特朗普耐心已經不多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正被逼二選一,要么乖乖停火,接受和談,要么準備好被制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