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近日,萬斯在接受美國保守派媒體新聞極限(Newsmax)主持人羅布·施密特采訪時,將矛頭對準了歐盟領導層。他警告稱,歐盟面臨的最大威脅并非來自外部的俄羅斯或中國,而是源于其內部政策的失敗。
萬斯對歐洲在移民、國防開支和對待政治反對派等方面的做法表示擔憂。
萬斯說,正是其移民政策摧毀了歐洲的“文化基石”,正是其經濟政策削弱了歐洲的競爭力。
萬斯稱歐洲國家正在背離最基本的民主自由價值觀,萬斯暗示歐洲一些國家需要換領導人了,歐洲需要改變目前失敗的政策。萬斯指責歐洲在國防預算費用上的投入嚴重不足,萬斯警告歐洲國家,只有把國防預算費用提供到GDP的5%,特朗普總統才不會退出北約,美國才會繼續保護歐洲大陸的安全。萬斯對馬克龍政府試圖把反對派領導人勒龐關進大牢的做法提出嚴厲抨擊,馬克龍以極端手段打壓政治競爭對手,正在讓美國和法國,以及歐洲國家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
萬斯(資料圖)
美國支持歐洲極右翼勢力,之前還遮遮掩掩,現在顯然開始明目張膽干涉歐洲內政。那么,美國這樣做是出于什么目的呢?要知道,歐洲極右翼勢力近年來快速崛起,最主要原因就在于老百姓對長期執政的主流政黨已失去信心,這讓他們希望“換換口味”,看能不能在極右翼黨派的帶領下回到以前那個“養尊處優”的時代。因此,萬斯將歐洲的衰退責任歸咎于歐盟領導層,目的就是鼓動更多的歐洲人支持極右翼政黨。
其實萬斯不是第一次給歐洲難堪。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他就點名德國、瑞典和英國,說他們的移民政策"背叛西方價值觀"。當時歐洲代表們氣得跳腳,媒體直接發文:"美國靠不住,歐洲得自立!"可問題在于,歐洲真能硬氣起來嗎?說到底,萬斯的狠話不過是撕開了西方陣營早就存在的裂痕。當美國把"美國優先"寫在臉上,當歐洲連內部團結都做不到,所謂的"共同價值觀"更像是一塊遮羞布。
歐洲最近被美、俄輪番羞辱,按在地上反復“摩擦”,經濟、產業看不到前景,思想、行動像一個步履蹣跚的遲暮老人,它到底怎么了?
俄烏沖突,歐洲出錢出槍,還站在烏克蘭后面高聲嚷嚷,賣力當“啦啦隊”,就差赤膊上陣了,但北約32個成員國,加上烏克蘭,整整三年,愣是干不過一個俄羅斯,還被硬生生奪去了五個地區。特朗普再次殺回白宮,對俄烏沖突的態度180度大轉彎,歐洲和烏克蘭本是沖突的當事者,卻被特朗普當成了“第三者”,美、俄直接談判,被稱為“現代版的慕尼黑協定”。
面對美國的諸多壓力,歐洲并沒有“跪下”,反而開始調整對策。在貿易戰的大背景下,歐盟逐漸轉向與中俄加強合作。與此同時,歐洲一些國家也在探索與俄羅斯接觸的新途徑,試圖獲得更多外交主動權。美國的如意算盤可能正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試圖利用“中俄威脅論”制造歐洲內訌,卻可能成為促成中歐關系改善的難得契機。對此,我們不禁要問:美國這場“戲耍”的背后,究竟是失去控制的真實顯露,還是一場“終將失算”的豪賭?
萬斯(資料圖)
現在歐盟的變化,說到底跟美國政府脫不了干系。特朗普搞的那個“美國優先”,還老壓制歐盟,逼得歐洲得想辦法自己站穩腳跟。但這樣一來,歐盟就得舍棄不少美國給的好處。要想在這條路上走穩,歐盟還有一大堆挑戰得面對,路還長著呢。
中美在歐洲的競爭看起來在所難免,但可能不會鬧得太僵。歐盟已經清楚地亮出了自己的立場,不會一邊倒地站隊。對中美兩邊而言,能得到歐盟的支持當然好,但要是逼得太緊,說不定會幫倒忙,讓歐洲更快地走上自主發展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