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利(富書作者)
前段時間,電視劇《我的后半生》播出后,觀眾一邊追劇,一邊感嘆:“張國立怎么演什么都像真事兒。”
屏幕里,他是被子女包圍、被情感糾葛的長輩;而在現實生活中,他的故事,也比任何一部劇都要更跌宕。
很多人提起張國立,便會想到他和鄧婕幾十年如一日的伉儷情深——他們曾扮演《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皇帝與宜妃,戲里戲外形影不離,幾十年如一日相濡以沫。
可很少有人記得,在鄧婕之前,還有一個女人,才是張國立生命中最早的牽掛與歸屬。
她叫羅秀春,是張國立的前妻,也是張默的母親。
在大眾的視線里,她仿佛從未真正出現過——不炒作、不曝光、極少接受采訪。
很多人不知道,張國立與羅秀春曾是眾人艷羨的一對,而張國立的成名,也離不開這個女人在他背后的全力支持與默默付出。
但命運無常,隨著張國立事業節節高升,兩人之間的差距也逐漸拉開。最終,這段感情,止步于張國立與鄧婕的相識。離婚之后,張國立另組家庭,而羅秀春,卻再未嫁人,把所有的愛和力氣都留給了兒子張默。
但這個兒子,卻沒有成為她的驕傲。
從中戲被退學,到兩次次因吸毒鋃鐺入獄,張默的名字多年來總和“問題明星”捆綁在一起。可在他身后,那位幾乎消失在大眾視線的母親,卻一直都在——做他的經紀人、生活助理,甚至是全世界最沉默的庇護者。
張國立早年說:“我是個幸運的人。”但我們更想問,那個把所有運氣都讓給他的人——羅秀春,如今過得好嗎?
年輕時,羅秀春是文工團最亮眼的姑娘,對于那個年代的文藝青年來說,她幾乎是理想伴侶的模板——家世好,長得美,性子溫柔,談吐得體。
那時的張國立出身平凡,最初是鐵路工人,日曬雨淋是常態。只不過長得周正,說得一口好普通話,才被領導相中調到文工團工作。
他們相遇在同一個單位,卻好像來自兩個世界。但偏偏就是羅秀春先注意到了他。
他不說話的時候,總是埋頭干活,沉穩又禮貌。她不是沒見過主動獻殷勤的男人,但張國立身上那種安靜的分寸感,讓她卸下了戒備。或許正是因為出身的不同,他才更懂得體貼和珍惜。
文工團里,她不吝關照,一句句關心,都讓張國立心里涌起從未有過的溫情。漸漸地,他的目光總是不由自主地追隨著她的身影。
這段感情,在那個年代,是很多人眼中的“郎才女貌”。羅秀春的父母也沒有阻攔,給了他們滿滿的祝福。沒過幾年,兩人便順理成章地步入婚姻殿堂。
1982年,兒子張默出生。第二年,張國立靠著電視劇《彎彎的石徑》一舉成名,拿下飛天獎,從“小透明”走到了聚光燈下。
與此同時,羅秀春選擇一邊做賢妻良母,一邊咬牙維持演藝工作。1984年,兩人又一同被調入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在舞臺上繼續并肩演出。
可時代變了。張國立的名字一次次出現在熒幕前,而她的名字,卻逐漸消失在劇目單里。
1988年,《死水微瀾》的拍攝現場,張國立遇見了鄧婕——當時因《紅樓夢》走紅的女演員。他們一個是冉冉升起的男星,一個是炙手可熱的女主角,在劇組的朝夕相處中,擦出了不該有的火花。
那時,張國立和羅秀春已因日常生活的疏離產生隔閡,張國立也已打定主意離婚,只是他想,哪怕感情已盡,也不能讓她一無所有。于是他接下四川電視臺的任務,前往南極科考站拍攝紀錄片《長城向南延伸》。
那是一段拿命換錢的旅程。路上突遇冰崩,船走不動,他帶隊炸冰,差點命喪當場。在冰面上漂了140多天,換來的是每天雙倍的美金補貼。
他回國后,把所有賺的錢交給羅秀春,在成都為她買了房,隨后提出了離婚。
至此,曾經令人艷羨的“金童玉女”分道揚鑣,一個成了萬眾矚目的導演演員,另一個則帶著兒子,漸漸退到人群背后。
起初,法院把張默判給了張國立。但此時的張國立正值事業上升期,奔波于劇組和片場之間,無暇顧及孩子,只能暫時讓羅秀春照看。于是,張默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重心。
從小,她就告訴兒子:“不求你大富大貴,只求你平安做個好人。”
她對張默十分溫柔,卻有分寸,不縱容,也不強壓。自幼,張默就是一個安靜、乖巧的孩子,甚至在同齡人眼中有些“軟”。
他不愛張揚,也不太善言辭。讀小學時,成績平平的他常被人取笑。一次放學,兩個女同學因和他產生口角,便把他推倒在地,他的衣服上滿是灰塵,卻也沒有反抗。
回家后,羅秀春看著兒子受欺負心疼極了,要去學校為他討個公道,卻被張默拉住:“媽媽不要去,告了老師那兩個女生受了批評會覺得沒面子,將來還會打我,不如忍著。”
她愣住了。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這樣的細節,她一輩子都記得。
為了讓張默多點藝術修養,羅秀春和張國立計劃給他買一架鋼琴。后來張默癡迷上了搖滾,一把破舊吉他成了他新的玩具,整天在家叮叮咚咚,自彈自唱。他說他想做個大歌星。羅秀春沒有阻攔,只是默默站在門口聽。
再后來,他迷上了表演,跟同學排話劇、練形體、糾正普通話,經常排練到深夜。她從不催他睡覺,只會悄悄地把牛奶和點心放在門口。
初中那年,張默回到北京和父親、繼母鄧婕一起生活。沒想到步入青春期后的張默變了,他不再內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叛逆。
他和父親張國立的關系極差:“他為了工作,讓家變得支離破碎。”這是他在一次深夜和朋友喝酒后說出的原話。有時學校需要填表格,當填到表中父親那一欄時,張默從不寫“演員張國立”,而是寫“工人”“修鞋匠”“下崗”。
張國立氣極,卻也無可奈何。而張默對繼母鄧婕,也只說:“對鄧婕不是很了解,她是個好人,只要父母幸福就好。”
18歲那年,張默背著一把吉他,穿著皺巴巴的衣服,跑到街頭賣唱。唱得五音不全,張國立說:“家里狗聽了都哆嗦。”抽煙、打耳洞、喝酒,那時的他什么都試過。
可哪怕這樣,只要他開口說出自己的需求,張國立與羅秀春都會答應。張默在外闖禍時有羅秀春和張國立幫他擺平,想學表演就去考戲劇學院,張國立為他鋪路。
1997年,張默首次在《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出演“乞丐乙”,角色小得連臺詞都沒有。但他很認真,每個鏡頭都仔細推敲。
2000年,張默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算是正式入了這一行。同年,他參演了由父親執導的電影《一聲嘆息》,雖然戲份不多,但他的情緒與節奏被一眾前輩演員認為把握得還不錯。
這時,為了兒子生活和工作著想,羅秀春辭去了自己的工作,成了他的經紀人,經常陪在他身邊,事無巨細地照料他。
媒體同行曾回憶:“第一次采訪張默,看到他媽媽也在,高挑結實,很有氣場,一看就是北方女人。外表強勢,性格卻柔和,對張默是百依百順。張默要什么,她都點頭。”
外人看,是母愛;內里,其實是依賴。她走在前頭替他開道,他在后頭踉蹌地走著,有時感激,有時煩躁,卻始終沒有放手。
或許很多人覺得,有父親做大導演,母親全天陪護,張默應該一路平坦,資源不缺,機會不斷。
但命運的劇本,從來不按人設走。2003年,一個女人的出現,打破了這場看似完整的平靜夢境……
2003年,一則校園暴力事件讓張默的名字登上報紙頭條。
那天,他與女友童瑤因瑣事產生口角,隨后大打出手,導致童瑤鼻骨骨折、左眼球出血。消息傳出的那一夜,羅秀春整晚未眠,她坐在昏黃的燈下反復看著報紙上那行黑體字,心里如刀絞般疼。
“我娃娃特別喜歡中戲,喜歡那里的藝術氣氛,現在他還差一年就畢業了,竟出了那樣的事......哎,我的心好痛!”她對好友低聲喃喃著。
事件發生后張國立第一時間出面致歉,張默也公開檢討,低頭認錯。但最沉默的是羅秀春。她不擅長面對鏡頭,也不愿意接受任何采訪,只想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兒子身上。
校方最終做出了勒令退學的決定,張默離開了夢想的院校,但他的演藝事業卻很少受到影響。那之后,張默的人生節奏開始緊湊起來。
2004年,他主演了《少年大欽差》,與吳孟達對戲,吳孟達曾說:“這小子有爆發力,悟性高,只要不浮躁,將來有得看。”
2005年,張默接下了《濟公新傳》。這個“瘋癲和尚”的角色,是張默演藝生涯中至關重要的角色。在劇中,他顛覆了以往觀眾對他“文藝青年”的印象,將瘋癲、搞怪、慈悲的性格拿捏得分寸得當,也因此獲得了南方盛典年度最佳新人獎。
在拍攝現場,不管酷暑寒冬,羅秀春都不離片場。她為兒子整理劇本、溫臺詞,張默有時候拍夜戲回來,一進門就能聞見廚房里母親給他熱著的粥湯。“像極了小時候練琴回家,”張默曾回憶,“她一直是那個站在原地等我的人。”
在張國立的提點下,張默的演藝事業走得順風順水。可即便這樣,張默還是極力撇清和父親的關系。他不愿被貼上“張國立兒子”的標簽,一次接受采訪時甚至爆出猛料:自己從畢業起再沒要過父親一分錢,哪怕是借,也要寫下借條為憑。
曾有一名圈內人稱張默和張國立的關系:“張默的事都是他媽管,我和張默的接觸中,很少看見他給他爸爸打電話,更別提和鄧婕了。”
甚至在2009年的一次采訪中,當記者詢問張默飾演的某一角色是否是張國立幫忙爭取時,張默堅決否認,在記者的連續追問下甚至掏出相機反向拍攝記者,并口出惡語,威脅記者只可以寫正面內容,否則將記者的肖像曝光。
2010年,張默在《讓子彈飛》中飾演“小六”。
“小六”這個角色戲份不多,可張默卻推掉所有通告、廣告,在劇組一待就是8個月。他住在片場附近的旅館,每天自己翻劇本、排演、設計動作,甚至把和陳坤的對手戲拍了不下五十遍。
那場“剖腹取粉”的戲一出,張默贏得了眾多掌聲。這次,媒體終于有人不再以“張國立兒子”為名和他對話,張默本人的名字大量出現在社交媒體。
緊接著,2011年,他自導自演的微電影《未分類死亡》拿下金鳳凰新人獎。
就在大家以為張默的未來將一帆風順時,他卻做出了讓所有人都震驚的舉動......
2012年1月,張默因吸食大麻被拘,媒體的報道鋪天蓋地。張國立第一時間道歉:“作為一個父親,我痛心、愧疚。”
張默自己也連說八個“對不起”。
這一次,羅秀春依舊沒有發聲,可誰都知道最心痛和失望的人一定是她。
張默出獄后,父親再度出手相助,把他帶進《溫故1942》,讓他飾演在饑荒年代里求生的長工,他演得逼真動人,甚至讓不少影評人打出高分。
可張默并未珍惜曾經努力所獲的榮譽,他輕視了毒品的“上癮性”,欲望纏身的他再次將手伸向深淵......
2014年,張默再度因吸毒和容留他人吸毒被捕,被判刑六個月。這次就連一直愛護兒子的張國立也沉默了。
有人說,是父母太寵了他;也有人說,是張默自己不爭氣,評價一副好牌被他打得稀爛。
回想起張默的曾經,從少年時的內斂懂事,到大學時期的失控沖動,從《康熙微服私訪記》里的小角色,到《讓子彈飛》《一九四二》中略露鋒芒的演技派……
張默的路并不是沒走對過,也不是沒天賦,更不是沒人“扶”,正因為太順,他缺少了真正意義上的“摔打”,也忘了規則為何物,才最終沉淪于欲望之中,不斷試探底線,直到全盤皆輸。
曾經擁有一切的張默,親手折了命運給他鋪好的梯子。如今的他早已從觀眾視線中消失,母親羅秀春也漸漸隱退,再無音訊。而張國立,這位曾聲淚俱下為兒子寫聲明的父親,也在沉默中學會了放手。
回頭看,才發現最讓人心疼的,是那個為了照顧兒子至今沒有再婚的羅秀春。
她也是常常被忽視的母親羅秀春,卻始終陪在兒子身邊不曾離開。
只可惜,她用盡半生去守的那顆“星”,終究是熄了。
作者簡介:雷利,富書團隊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第4本書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