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24年的一項調查中顯示,71.3%的受訪者表示因過度刷短視頻成為了“低頭一族”。
上海一家民企的95后職員華莉就是其中一員,她坦言自己經常報復性熬夜、玩手機,一刷就停不下來。
導致第二天工作根本起不來,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非常痛苦。
這個場景對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我們常常會想:“為什么明明知道這樣不好,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在當今數字化的時代,我們被社交媒體、游戲、購物App等即時快感包圍,逐漸淪為多巴胺的“奴隸”。
而心理學中的“多巴胺戒斷”,正是幫助我們奪回生活主動權的一把鑰匙。
這不僅是一種對生活方式的調整,更是一種對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的提升。
通過“多巴胺戒斷”,我們可以重新發現生活中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從而過上更加充實、健康和有意義的生活。
了解“多巴胺”
多巴胺(Dopamine)的研究始于20世紀中葉,它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廣泛存在于大腦和神經系統中。
當人們完成一項任務或獲得獎勵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帶來愉悅感,從而強化這種行為,即愿意再次做這個讓我們感到愉快的事。
每收到一個朋友圈點贊、每一場游戲的勝利、每一次購物網站的下單、刷到的每一個有趣視頻,都會在大腦中釋放出多巴胺,
這種神經遞質會讓我們瞬間感受到愉悅和滿足,讓我們感到愉悅并產生“再來一次”的沖動。
在漫長的進化旅程中,多巴胺就像是我們身體里的一個“小助手”,它鼓勵我們去做那些對活下去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找吃的、交朋友。
想象一下,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在森林里看到了一棵掛滿果實的樹,
這時他們的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讓他們感到興奮和快樂,于是他們就去摘果子吃,這樣就不會餓肚子了。
同樣地,當我們的祖先和其他人友好相處、互相幫助時,多巴胺也會讓他們感到愉悅,促使他們建立更緊密的關系,一起對抗困難,共同養育后代。
這種機制本是進化中鼓勵人類追求生存目標的工具(如覓食、社交),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它卻被設計成“即時滿足”的陷阱。
快樂背后的“陷阱”
如今,開發者巧妙地利用多巴胺的成癮機制,設計出“即時滿足”的陷阱。
例如,短視頻的自動播放功能和無限下滑的設計,讓用戶無需任何操作就能不斷接收到新的內容。
每條視頻的時長通常只有幾秒到幾十秒,內容緊湊且充滿刺激,迅速觸發大腦釋放多巴胺,產生短暫的愉悅感。
然而,這種高頻次的快感刺激會讓大腦逐漸適應,用戶需要越來越多的新鮮內容來維持同樣的愉悅感,最終陷入“刷得停不下來”的狀態。
這種機制不僅消耗了大量時間,還削弱了用戶對深度思考和長期目標的專注力,導致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分散,甚至影響睡眠質量。
在游戲中,開發者同樣利用多巴胺的成癮機制,設計出各種即時獎勵系統。
例如,許多游戲會設置每日登錄獎勵、任務完成獎勵或隨機掉寶機制,這些設計讓玩家在短時間內獲得成就感,觸發多巴胺的釋放。
此外,游戲的進度條、等級提升和成就系統也會不斷給予玩家正向反饋,讓他們產生“再玩一局就能升級”的沖動。
然而,這種即時滿足的機制會讓玩家沉迷于虛擬世界中的短期快感,忽視現實生活中的責任和目標。
長期沉迷游戲不僅會導致時間浪費,還可能引發社交孤立、情緒低落,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然而,頻繁的高強度刺激(如短視頻、游戲)會讓大腦對多巴胺的需求越來越高,普通活動(如讀書、運動)變得索然無味。
另一方面,為了獲得快感,我們不斷重復消耗性行為,逐漸失去對時間和精力的掌控。
正如神經學家安娜·倫布克在《多巴胺國度》中所說:“我們正在用高劑量、高頻次的多巴胺刺激,摧毀自己追求長期目標的能力?!?br/>
如何進行“多巴胺戒斷”?
美國精神病醫生卡梅隆·賽帕(Dr. Cameron Sepah)提出了“多巴胺戒斷”(Dopamine Fasting)的概念。
這個方法是為了幫助人們減少對現代生活中各種刺激的過度依賴,從而減少沉迷于某項娛樂帶來的對正常工作、生活、社交的影響。
當然,多巴胺戒斷并不是意味著大腦不再產生“多巴胺”了,而是通過減少對短期快感的依賴,重建大腦對獎勵的敏感性。
打個比方,一個人剛開始吃辣椒時,可能只需要吃一點就會覺得非常辣、非常過癮。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人逐漸習慣了吃辣椒,他的辣味閾值就提高了,需要吃更多、更辣的辣椒才能獲得同樣的刺激感。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的大腦長時間處于高多巴胺水平時,我們的“快樂閾值”也會逐漸提高,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產生同樣的愉悅感。
比如,剛開始玩手機游戲時,可能玩半小時就覺得很滿足、很快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需要玩兩小時、三小時才能獲得同樣的快樂。
因此,“多巴胺戒斷”是要減少這種短期快感所帶來的“快樂閾值”提高。
可以有以下做法:
1、找到你容易沉迷的“短期快感”來源。
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記錄一下你這一周的時間用在了哪里?
這個因人而異,有的人喜歡刷短視頻,有的人喜歡打游戲,有的人會頻繁查看自己的朋友圈,還有的人喜歡“買買買”……
當然,適度的娛樂休閑是沒有問題的,你要思考“這些行為是否影響了你的正常生活或者健康?”如果有影響,那么就這就是你需要改善的部分。
2、設定你的“戒斷實驗期”。
任何事情的改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進行多巴胺戒斷的時候也是如此。
比如你要改掉自己睡前一直刷短視頻的行為,想要一下子做到完全不碰是幾乎不可能的,
最開始我們可以讓自己稍微減少一點刷視頻的時間,然后循序漸進,直到這個休閑活得不再影響你的主要生活目標。
3、尋找有助于長期目標的“替代性方案”。
在心理咨詢的觀點中,我們認為一個人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意義的,
如果想要完全不做這個行為是非常難的,更好的做法是找到一個更合理、有積極意義的替代行為。
例如,有的人在任務即將面臨截止日期的時候,人往往會感到焦慮。
這時候,這個人會因為焦慮情緒開始玩手機,去逃避這個任務;
但更積極的做法是,當我們感到焦慮時,不妨把任務拆分成小目標,一點一點完成。同樣是面對焦慮,不同的方案導致了不一樣的結果。
多巴胺階段也是如此,戒斷高刺激行為后,需要用能帶來長期滿足的活動填補時間空缺,
例如:小張將以前睡前用來玩手機的30分鐘,改成了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30分鐘。
這樣一來,他不會“停不下來”,個人的睡眠也有了極大改善,第二天工作狀態也好了很多。
意外發現效率提升,精神更飽滿后,小張還逐漸增加了晨跑的習慣。
4、給自己“正反饋”。
肯定自己的每一點改變,每完成一次戒斷挑戰,記錄感受和成果。例如身體變好了,睡眠質量提升、注意力更集中了。
這些小小的成就都是自己繼續堅持改善的動力。
多巴胺戒斷的本質,是跳出即時快感的溫水區,主動選擇“短期痛苦”,以換取長期自由。
當你開始掌控多巴胺,而非被它掌控時,自律將不再是一種束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