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芯原股份(688521)發布公告,披露公司在半導體領域良好的經營情況,尤其在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成果顯著。
在AI領域,芯原股份全球領先的NPU IP已被82家客戶的142款AI類芯片采用,集成該IP的AI類芯片出貨量超1億顆,目前已支持運行DeepSeek。GPU IP也表現卓越,被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可穿戴設備、PC等領域,內置芯原股份GPU的客戶芯片全球出貨量超20億顆。在自動駕駛領域,芯原股份的車規級高性能自動駕駛系統級芯片(SoC)設計平臺已完成驗證,并在客戶項目中成功實施。
公開資料顯示,芯原股份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上海張江,公司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導體IP,為客戶提供平臺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務和半導體IP授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客戶包括芯片設計公司、IDM、系統廠商、大型互聯網公司、云服務提供商等。
01
20億顆GPU出貨,車規SoC落地
近年來,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半導體產業迎來了高速增長期。這一增長主要受到了包括ChatGPT、DeepSeek等在內的AIGC大模型快速迭代和商業化落地的極大驅動。研究機構IBS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AI相關半導體將占據全球半導體市場71.7%的市場份額;受DeepSeek的影響,該比例或上升到74%-76%。
由于AI模型的算法復雜,同時需要進行海量數據處理,AIGC模型在云側進行訓練、端側進行微調和推理時,產生了很大的算力需求,直接推動了半導體企業加速研發更先進的制程工藝、創新的芯片架構(如Chiplet)和各類專用的AI ASIC芯片。
公告顯示,芯原股份擁有自主可控的圖形處理器IP(GPU IP)、神經網絡處理器IP(NPU IP)、視頻處理器IP(VPU IP)、數字信號處理器IP(DSP IP)、圖像信號處理器IP(ISP IP)和顯示處理器IP(Display Processor IP)這六類處理器IP,以及1600多個數模混合IP和射頻IP。
憑借長期保持在30%以上營收占比的高研發投入,芯原股份已經在AI領域取得豐富的成就。例如,芯原股份全球領先的NPU IP已在82家客戶的142款AI類芯片中獲得采用,覆蓋服務器、汽車、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10余個市場領域,集成芯原股份NPU IP的AI類芯片已出貨超1億顆,目前已經支持運行DeepSeek。芯原股份用于高性能AI計算的GPU和GPGPU-AI IP還在全球范圍內獲得多次架構授權,在眾多高性能計算產品中獲得應用。芯原股份的GPU IP被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可穿戴設備、PC等領域廣泛采用,內置芯原GPU的客戶芯片已在全球出貨超過20億顆。
基于自有的IP,芯原股份已擁有豐富的面向人工智能(AI)應用的軟硬件芯片定制平臺解決方案,涵蓋如智能手表、AR/VR眼鏡等實時在線(Always on)的輕量化空間計算設備,AI PC、AI手機、智慧汽車、機器人等高效率端側計算設備,以及數據中心/服務器等高性能云側計算設備。
目前,芯原股份主營業務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計算機及周邊、工業、數據處理、物聯網等,主要客戶包括芯片設計公司、IDM、系統廠商、大型互聯網公司、云服務提供商等。除服務IC設計客戶外,芯原股份近年來約40%的收入來自于系統廠商、互聯網公司、云服務供應商、車企等非IC設計公司,約80%的芯片定制服務業務收入采用14納米或以下的先進工藝。
同日早間公告內容進一步強調,基于公司車規認證的芯片設計流程、車規級IP和完整軟件服務,芯原股份已成功為客戶提供基于先進車規工藝制程的自動駕駛芯片定制服務,目前正在推進高端智慧駕駛的Chiplet平臺的研發和產業化。
02
研發投入增長超30%,在手訂單24.06億元
官網顯示,芯原股份在全球設有8個設計研發中心,以及11個銷售和客戶支持辦事處,目前員工已超過2,000人。
根據IPnest在2023年4月的統計,從半導體IP銷售收入角度,芯原股份是2022年中國大陸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七的半導體IP授權服務提供商;在全球排名前七的企業中,IP種類排名前二。2022年,芯原股份的知識產權授權使用費收入排名全球第五。
在業績方面,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1-9月,芯原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21.39億元、26.79億元、23.38億元和16.50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82.98萬元、1,329.06萬元、-3.18億元和-4.22億元。
據2024年年度業績快報顯示,芯原股份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預計是23.23億元,與2023年度基本持平。2024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6.46億元。
2024年上半年,半導體產業逐步復蘇,芯原股份自二季度起,經營情況快速扭轉。芯原股份2024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規模同比恢復到受行業周期影響前水平,2024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創歷年三季度收入新高,同比增長23.60%,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超17%,全年營業收入預計基本與2023年持平。2024年下半年,公司芯片設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81%,知識產權授權使用費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21%,量產業務收入同比下降約4%。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芯片設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81%,知識產權授權使用費業務收入同比下降約28%,量產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32%。
在訂單方面,截至2024年末,芯原股份在手訂單24.06億元,較三季度末的21.38億元進一步提升近13%,在手訂單已連續五季度保持高位。從新簽訂單角度,2024年四季度公司新簽訂單超9.4億元,2024年下半年新簽訂單總額較2024年上半年提升超38%,較2023年下半年同比提升超36%,較半導體行業周期下行及去庫存影響下的2023年上半年大幅提升超66%。芯原股份在報告中表示,公司訂單情況良好,為未來的業績轉化奠定堅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芯原股份2024年度研發費用同比增加約32%。芯原股份董事長戴偉民在2024年經營情況交流會上表示,該公司積極選拔和培養優質的技術人才,是導致研發費用提升的因素之一。據了解,芯原股份2024年招收超過200名應屆畢業生。其中985/211碩士占比97%。
除企業招人外,項目啟動延期也是研發費用增長的誘因之一。芯原股份董秘于2024年8月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答復時表示,主要受半導體行業整體需求放緩影響,部分芯片設計業務客戶迭代產品或新產品芯片設計項目啟動安排較為謹慎并有所推遲所致,短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有所增長。
芯原股份在報告中表示,由于在產業下行周期客戶項目短期有所減少,公司較以往加大了研發投入的比重。隨著公司芯片設計業務訂單增加,2024年下半年芯片設計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加約81%,研發資源已逐步投入至客戶項目中,預計未來公司研發投入比重將會下降,恢復到正常水平。
03
布局Chiplet研發,再融資超18億元
智能視覺應用需求日益增長,圖像信號處理器(ISP)的重要性愈發突出。據悉,芯原股份于近日推出了新一代集成AI的ISP9000圖像信號處理器(ISP)IP,面向智能視覺應用領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智能化的圖像處理解決方案。
ISP9000通過AI技術優化圖像處理流程,支持AI降噪(AI NR)、自動曝光、自動對焦和自動白平衡(3A功能),可實現AI輔助的目標檢測與識別。另外,ISP9000支持至多25個感興趣區域(ROI)配置,用戶還可集成第三方3A庫,為特定應用需求靈活定制3A算法。
在應用場景方面,ISP9000適用于智能機器、監控攝像頭、AI PC等需要高性能圖像處理的智能視覺應用場景。其低延遲、多傳感器管理和AI深度融合的特性,使其成為邊緣計算和端側AI設備的理想選擇。
隨著AI在各類設備中的廣泛應用以及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市場對新一代ISP的需求持續增長。ISP9000的推出標志著芯原股份在智能視覺領域的進一步突破。
邊緣AI場景對芯片提出了“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不可能三角”挑戰,而Chiplet(芯粒)技術正成為破局關鍵。芯原股份早在幾年前便開始布局Chiplet研發,目前芯原股份已在基于Chiple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和高端智駕兩大賽道實現領跑,正在推進基于Chiplet架構、面向智駕系統和AIGC高性能計算的芯片平臺研發項目。
此前,芯原股份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注冊生效。據悉,芯原股份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共募集18.08億元,募投資金擬用于AIGC及智慧出行領域Chiplet解決方案平臺研發項目以及面向AIGC、圖形處理等場景的新一代IP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募投項目之一面向AIGC、圖形處理等場景的新一代IP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將在現有IP的基礎上,研發面向AIGC和數據中心應用的高性能圖形處理器(GPU)IP、AI IP、新一代集成神經網絡加速器的圖像信號處理器AI-ISP,迭代IP技術,豐富IP儲備,滿足下游市場需求。
行業數據顯示,至2030年,全球邊緣AI芯片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其中超過60%的增量來自智能汽車與消費電子。芯原股份憑借AI產品以及Chiplet技術的超前布局,已占據賽道制高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