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大陸24海里的北海潿洲島,熱烈的陽光照射著碧海沙灘。在220千伏潿洲島跨海聯網工程(以下簡稱“跨海聯網工程”)施工現場,近百名施工人員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變電站主體施工作業,挖掘機、起吊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運輸車進進出出,一派繁忙景象。工程建成投運后將結束這座“最美麗海島”“孤網供電”的歷史,同時也為北部灣海上風電基地的發展提供支撐。
據了解,目前潿洲島年均游客量突破300萬人次。然而,受限于海底電纜的技術壁壘,島上長期依賴柴油機組供電,電力缺口高達30%~40%。“過去5年,每個旅游高峰期都要經歷輪換停電,自購發電機成了我們行業的標配。”滴水村民宿經營者陳翔表示,跨海聯網工程建成投用后,有望解決島上的用電難題。
在項目施工現場,長達47.9公里的聯網線路正跨越海陸。“項目定向鉆的長度將創下行業之最,這條海纜也將是廣西最長的一條海底電纜。”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分公司項目管理二部經理吳星介紹。
據了解,此次工程取得兩大突破性進展。技術層面,在全國首次采用自主研發的海纜絕緣材料,通過“整根連續”生產工藝一次性產出22.9公里無接縫海纜,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完全達標,構建起從材料研發到工程應用的全套技術體系;生態層面,創新采用“三維地質建模+定向鉆精準穿越”技術,成功規避珊瑚密集區,較傳統施工減少海底擾動面積85%,實現工程建設與海洋生態的雙贏。
社會各界對跨海聯網工程寄予厚望。該工程由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8.52億元,是北部灣首個跨海聯網工程。工程計劃于2025年底竣工投產,將實現潿洲島與陸地的電力聯絡,解決島上電源不足等問題。
除了為潿洲島輸送電力,跨海聯網工程還為北部灣海上風電基地的發展提供支撐。據介紹,北部灣風電基地是我國正在規劃建設的五大海上風電基地之一,目前共規劃9個海上風電場區,總規劃裝機容量2350萬千瓦。潿洲島跨海聯網工程建成后,將為北部灣海上風電提供送出通道,讓風從遠海來,送上陸地去,為廣西向海圖強輸送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
據了解,跨海聯網工程將在潿洲島建設1座220千伏潿洲變電站,通過新建1回220千伏線路至北海220千伏墩海站接入廣西主電網系統。其中,220千伏線路采用“陸纜+海纜+陸纜”的建設形式。海纜長約44.8千米,涉及北部灣二長棘鯛長毛對蝦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途經潿洲島周邊珊瑚礁,對綠色施工、技術創新提出更高要求。
該公司基建部總經理張寧介紹,在生態保護方面,將采用國內最長跨海聯網海底電纜非開挖水平定向鉆,從海床下穿越潿洲島珊瑚礁區域登陸潿洲島,最大程度地減少項目施工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在技術革新方面,將在全國采用國產化海纜絕緣材料。
吳星介紹,目前,跨海聯網工程總體形象進度累計完成17%,按照進度計劃,將于今年6月開始海纜部分的施工。該公司將倒排建設工期,積極協調參建各方,優化人員、機具等資源配置,按照月計劃、周安排、日管控的方式把控好各個施工環節,確保在安全生產前提下,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加速跑”。
來 源:人民網、北海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