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邢生祥 通訊員 袁昌玲 周悅翔
4月6日10時,C959次“走進金銀灘紅色研學專列”由西寧站駛出,開向90公里外的“原子城”海晏縣,來自青海警官學院、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青海職業技術大學水利土木工程學院等院校的610余名師生開啟了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的難忘之旅。這是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今年開行的首趟紅色研學專列。
海晏縣位于青海湖北岸,歷史悠久,紅色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享有“兩彈搖籃、西海故郡、圣湖北畔、湟水源頭、歌里遠方”的美譽,也是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的誕生地。近年來,海晏縣先后打造了中國原子城青少年紅色研學營地、十二營舊址等一批內涵豐富、教育意義深遠的紅色教育實踐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學生前來探尋紅色記憶,汲取精神力量。
為高質量開好研學專列,青藏集團公司聯合海晏縣政府,針對學生群體當日往返的研學需求,科學合理地鋪排列車運行圖,抓好公鐵接駁環節,確保學生們從火車站到各個研學地點的交通順暢,設計出一條既緊湊又豐富的研學線路。同時,在列車上設置了唱紅歌、藏舞展示等節目,并以列車廣播的形式,向師生講解研學路線背后的歷史脈絡。通過“一站式”精細化服務和車廂沉浸式的紅色教育,讓師生從乘車伊始便浸潤于紅色文化氛圍中。
“這趟旅程中,我們親身體驗到了中國鐵路的巨大發展變化,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為國家和民族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激勵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青海職業技術大學大一學生妥吉花動情地說。
此次專列開行是高原鐵路部門深化“交通+教育”“鐵路+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近年來,青藏集團公司依托青藏兩省區豐富的紅色資源,持續優化旅游、研學、團體專列產品設計,并依托青藏鐵路精神被納入首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和青藏鐵路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優勢,不斷深化校企合作,讓鐵路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流動紐帶”,促進了區域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