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股暴漲,但是今天開盤又跌了,整的跟過山車一樣。
其實不管是暴漲還是暴跌,情緒的作用都非常大。
我們怎么知道哪些上漲可以持續,哪些下跌可以反彈呢?今天聽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另外,文章結尾我還準備了超實用的炒股小竅門,可千萬別看漏了!
一,A股暴漲
在一系列利好正策的扶持之下,昨天A股市場強勢上揚,迎來了令人矚目的暴漲行情。
然而,盡管大盤大幅上漲,但跌停個股數量依然超過100家,同時內資凈流出規模高達747億,這表明股民們在經歷了前期的市場波動后,內心依然充滿謹慎與不安。
從盤面的板塊表現來看,核心方向主要聚焦于反制、自主可控、國產替代以及內循環消費等領域。
而出口鏈以及大科技板塊遭受重創,尤其是與老美關聯緊密的科技股產業鏈,如英偉達產業鏈、果鏈等,跌幅居前。
昨天護盤力量的著力點也出人意料。以往在救市時,大金融板塊中的券商常常扮演重要角色,但昨天郭嘉隊選擇重點拉升中字頭板塊,中國中車甚至強勢漲停。
可能是證券板塊前期潛伏資金眾多,為避免被部分資金套利。
二,真漲和假漲
對于指數走勢,在郭嘉隊持續不斷的救市舉措下,市場短期內的流動性風險已得到有效緩解。
高層穩A股、堅定打贏貿易戰的決心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在市場的大幅漲跌之中,并非所有上漲的板塊和個股都具備持續上漲的動力,有些可能只是短暫的情緒性上漲。
對于散戶而言,關鍵在于精準辨別市場上漲的真實性,別看到指數大漲,就沖昏了頭腦,盲目跟風,陷入追漲的羊群效應。
大部分散戶在市場中是處于弱勢地位的,對于有價值的信息的掌握度很低,所以常常無法看清市場的真實情況。
要是你看到昨天暴漲就盲目進場,結果碰到漲了一天就跌跌不休的個股,不就被套了?
怎么才能分辨上漲的持續性呢?
要知道機構掌握著股價的定價權,不管有豐富的信息資源還有專業的分析能力,所以他們的選擇肯定比散戶靠譜。
所以我們不要被市場的漲跌表象所左右,而應深入研究機構資金的真實意圖。
現在這個階段波動肯定很大,我們看機構的交易行為數據會更加靠譜些,看下圖:
很多人炒股就盯著股價,卻從不琢磨股價為啥漲跌。
實際上,股價變動主要是交易行為決定的,機構大資金,它們的操作對股價影響特別大。
我一直用一個大數據系統,靠量化大模型來分析交易數據。
大模型把數據拆解開,詳細記錄,再逐個對比,機構資金怎么操作、背后的邏輯,一下子就能搞清楚。
看這分析圖,橙色柱子代表「機構庫存」數據,機構資金的交易情況,通過它能看得明明白白。
就拿前段時間的林州重機來說,股價19個交易日跌了23.88%,那段時間「機構庫存」數據都沒了。
可后來股價又反彈了,52個交易日漲了37.54%,這就體現出機構資金對股價走勢影響巨大。
要是一只股票經常有機構大資金參與,那就得重點關注。「機構庫存」數據存在時間越長、出現越頻繁,說明機構越看好這股票。
研究整體交易行為還有個好處,市場暴跌時,能幫我們判斷股價下跌,到底是短期市場情緒造成的,還是機構不再看好這只股票。
下面這張圖把市場上5000多只個股梳理得清清楚楚,哪些有機構資金參與,一眼就能看出來。
看完上面這圖,心里對股票里機構資金的情況就有底了!
今天就先講到這兒。要是你還想知道更多實用的炒股辦法,一定記得關注我。
聲明:
我分享的東西只供參考,要是不小心侵權了,馬上處理。
我不推薦具體股票,也沒有啥會員群,和任何組織都沒有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