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勸大家都學點中醫。
一旦自己掌握了身體各個器官的運作原理,解決問題時可能比醫生更有能力。
PART 01
人人都需要儲備點醫學知識
去年有一次我膽結石發作,于是去了昆明肝膽外科最好的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后,醫生說我需要住院,原因是肝功能不正常,需要進一步排查。
做了甲肝、乙肝等檢測,肝部CT也做了,但都沒找到問題。醫生問我最近有沒有吃什么東西。
我回答沒有,平時除了吃護肝片,沒其他問題。結果醫生就斷定是護肝片有問題,建議我停止使用,診斷為藥物性肝損傷,然后開始打谷胱甘肽點滴。
后來,我陸續出現了幾次癥狀,每次發病時,全身都會發黃。
我上網查了一下,又請教了幾位醫生,他們告訴我這是黃疸,原因是膽結石堵塞了膽管,膽汁反流到肝臟,導致肝功能異常。
而且隨著結石從膽管滑落并正常排出體外,檢查又看不出問題。
最關鍵的是,肝功能要恢復,如果沒有干預的話,可能需要一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換句話說,膽結石引起的肝功能異常和黃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但很多醫生可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去醫院時,我就告訴醫生我有膽結石,但他們似乎沒有考慮到這個因素。
原因可能是經驗不足,或者沒有仔細分析,總之,經過深度檢查和住院幾天后,最后只是打了幾個點滴就結束了。
首先,我并不是不相信科學,只是想分享一下不同的觀點。為什么說要自學中醫呢?
前幾天,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們村里有一位非常厲害的村醫,幾乎是藥到病除。我問他,為什么這種醫術只在村里有效?
他說,這些村醫只在村子里有用。我很奇怪,為什么呢?
原來,這位村醫的祖上三代都是醫生,專門治療這個地區的常見病。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村醫非常了解每個村民的健康狀況和癥狀。
例如,張大爺家的兒子突然變瘦,村醫一看就知道,肯定是糖尿病,因為張大爺自己得了糖尿病,張大爺的父親也有糖尿病,屬于家族遺傳。
所以,村醫能根據病人的情況,迅速判斷出問題的根源。久而久之,他對村里每個人的生活習慣、癥狀等都了如指掌,這有助于更準確地判斷病因,從而對癥下藥。
我每年春天都會得結膜炎。
第一次得病時,我去醫院看,醫生說是結膜炎,開了眼藥水,癥狀反復一個月才好。
第二年,癥狀再次出現,我照著醫生開的藥繼續用,
第三年,癥狀又出現了。這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每年都是在春天得結膜炎。
如果是經驗豐富的中醫,他一定能很清楚地判斷,哦,你有膽結石,每年春天得結膜炎,那你肝火旺盛,氣血不通,可能需要從肝的角度入手治療。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注重整體與個體的差異,往往能從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癥狀等方面找到病因,而不僅僅依賴儀器和化驗單。
有時候了解病人的具體情況,有時比單純地儀器檢查更重要,而且還節省費用。
但現在的醫院,醫生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全面了解每個病人的情況,因此很多問題最終只能靠我們自己去解決。
總之,推薦大家自學一些中醫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