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家國情懷,清明節期間,太和縣第二中學組織開展了“尋根傳脈·賡續家風”主題教育活動。活動以家庭實踐為基礎,校園深化為延伸,通過“家校共育”的創新模式,引導學生在追溯家族歷史中感悟文化根脈,在文明祭掃中傳承優良家風。
尋根溯源 傳承家風
學生們通過多項實踐任務開啟“尋根之旅”。他們采訪祖輩、記錄家族故事,撰寫《我的家族記憶》征文,用文字銘刻先輩的奮斗歷程;手繪家族譜系圖,梳理五代以上親屬脈絡,部分學生還結合地圖APP標注家族遷徙路線,以科技助力文化傳承。此外,學生們通過定位祖墳經緯度、拍攝祭掃場景、研究姓氏名人等方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相融合,深刻體會“根”與“脈”的意義。活動中,文明祭掃成為亮點,獻花、誦讀家書等環保方式,既寄托哀思,又彰顯新時代青少年的責任擔當。
共話家史 文化浸潤
假期結束后,各班通過主題班會分享實踐成果。學生們分組講述家族故事、展示姓氏名人研究成果,從“忠孝傳家”的家訓到“耕讀為本”的家規,從歷史名人的家國情懷到祖輩的平凡堅守,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同學們感慨到:“原來我的姓氏背后有這么多值得驕傲的人物,今后更要努力成為家族的榮耀!”
德育賦能 長效傳承
活動尾聲,學校對《家族記憶日記》等成果進行整理歸檔,并逐步將優秀案例編入校本教材,為傳統文化教育提供實踐范本。學校團委書記朱一帆表示:“此次活動不僅讓學生清晰感知家族五代脈絡,更推動了家風建設從校園向家庭、社會輻射,為學校創建‘清明德育’品牌注入了新動力。”
此次“尋根傳脈·賡續家風”主題活動,以清明節為載體,以文化為紐帶,架起了家校共育的橋梁。學生們在尋根中增強文化自信,在傳承中培育家國情懷,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寫下了生動注腳。接下來,太和二中將繼續深化德育創新,讓傳統文化教育真正扎根校園、浸潤心田。
(朱一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