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土加上一窯火,泥土在烈火中涅槃,或變成晶瑩剔透的日用品,或變成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近日,在綠華鎮綠港村,一座兼具藝術氣息和田園風光的陶瓷文化體驗館受到廣泛關注,迎來不少游客。
瀛洲陶瓷文化體驗館于2024年底正式掛牌成立,由崇明區綠華鎮人民政府、江西景德鎮元青花研究會等聯合打造。體驗館坐落在一片綠色叢林中,毗鄰國家5A級景區西沙明珠湖景區,構建出了一處獨特的自然療愈場。目前,館內設置五大名窯非遺工作室、陶瓷體驗館和陶瓷制作室,游客們能夠通過體驗各種活動,近距離接觸陶瓷藝術,了解陶瓷歷史。
步入陶瓷館,一股濃郁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展示架上,一件件精美的陶瓷藝術品令人目不暇接,既有古韻悠悠的傳統陶藝作品,也有飽含新意的現代陶藝創意作品。陶瓷館負責人之一的馬馬告訴記者,目前館內陳列品以汝窯瓷器為主,釉色多變,呈現出淡雅含蓄的青色調。從選料到燒成產品,陶瓷制作要歷經數十道工序,并且不同種類的瓷器燒制溫度不同,即便是小小的差錯也會前功盡棄。馬馬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帶領游客體驗繪杯和拉坯,切身感受泥土在指尖幻化成器物的神奇魔力。“你看這些是游客制作的茶杯,每只杯子在刻畫上色、燒制出窯后,便是獨一無二的專屬作品。”
來自市區的游客胡女士,在體驗了瓷器制作的過程后連連稱贊,“以前對陶瓷文化比較感興趣,今天親身體驗制作過程,真的很有意思。”馬馬告訴記者,除了花鳥、昆蟲等常見紋飾,她還會帶著游客繪制綠華本土元素。“清水蟹、柑橘作為綠華的一張亮麗名片,自然必不可少。螃蟹紋樣不僅有著‘八方來財’等吉祥寓意,也寄托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馬馬說。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瀛洲陶瓷文化體驗館正在探索以天然植物為原料的釉料配方,為陶瓷藝術注入新的靈感。馬馬介紹,銀杏作為古老的植物,其葉片富含礦物質,燃燒后的灰燼經特殊處理后,可制成溫潤如玉的釉料。將釉料按比例涂抹在素胚上,經高溫燒制后可呈現金黃、琥珀色漸變效果。“不過,由于每片葉子的顏色和紋理略有不同,燒制的瓷器成色也會存在差異。”
此外,馬馬等人也在嘗試將崇明地區常見的紅水杉作為釉料原料。相較銀杏葉,以紅水杉葉作為釉料的陶瓷藝品,會在釉層中留下清晰的葉脈紋理,形成獨特的藝術效果。不僅如此,水杉葉灰與特定礦物釉結合,可形成類似鈞窯的窯變效果,釉面呈現“霞光流彩”的層次感。“窯變的奇妙之處在于它的不可預測性,釉色、紋理都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馬馬表示。
接下來,瀛洲陶瓷文化體驗館將嘗試打造集陶瓷、硯雕、茶道、香道等于一體的綜合體驗中心,通過定期舉辦文化雅集活動,吸引更多市民關注并愛上傳統文化。
記者:湯茵旒
編輯:顧佳麗
責編:李琳、顧佳麗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