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是新能源車的動力核心,也是新能源車焦慮的核心。
新能源車發展已經超過10年,截止2024年底,新能源車車主保有量超過3000萬,但是作為新能源車的核心,動力電池帶給車主的焦慮從未減少。
從續航里程的糾結到電池老化的無奈,從自燃風險的恐懼到技術路線的迷茫,動力電池既是科技進步的象征,也是人性焦慮的放大器。“電池焦慮癥候群”在新能源時代成為一個特殊的人群。你只要買了一輛新能源車,這些焦慮你就始終回避不了。
里程焦慮:當數字成為心理枷鎖
“續航600公里夠嗎?”這也許是每一位新能源車主購車時的靈魂拷問。
車企不斷堆砌電池容量,續航能力從當初的200公里一路堆砌到現在的1000公里,但數字的攀升卻未能緩解車主的焦慮。續航虛標,氣候環境讓電池續航動輒就要打上七八折,甚至五六折。
有車主曾經自嘲:“電量低于50%就開始心慌,仿佛手機只剩一個電。”這種心理的背后,是補能網絡的脆弱。全國400萬根公共充電樁,但充電樁的分布不均,充電速率的參差不齊,讓5.5:1這個看似合理的車樁比數字淪為紙上談兵。特別是每逢節假日出行需求集中爆發的時候,這種焦慮還會以幾何級數倍增。
有人將希望寄托于換電模式,有人更看好超快充,都是希望用補能方式的革新來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但前者的規模還無法改寫市場規則,后者讓用戶在“快充傷電池”、“電網無法支撐”的觀點中猶豫不決。補能方式的革新,像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車主始終在“夠用”與“冗余”的夾縫中掙扎。
安全焦慮:“零自燃”的拷問
安全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人性的考驗。當車企將“熱失控防護”寫入宣傳冊時,車主卻在深夜充電時輾轉反側。
但凡有新能源車自燃的新聞,輿論總是會聯系到動力電池。畢竟,電池作為一個能量的“倉庫”,液態電解質的易燃性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公眾的恐懼根植于對化學能的天然敬畏,這讓人將其始終視為一個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即便車企用針刺、水淹、槍擊等等實驗,用“零自燃”的成績和各種權威機構的數據來自證清白。但每一次新能源車自燃的新聞,無論最終是否是由電池引起,都在灼燒消費者的信任。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曉光指出傳統鋰電已逼近安全極限,而國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監督司更是在發布會上對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起火問題定調:第一,鋰電池的熱失控不可避免;第二,滅火救援的難題還沒有有效解決。這無疑是啪啪打了車企“零自燃”的臉。
這讓再精密的熱管理系統也顯得蒼白,想要消除電池安全焦慮,成為一種奢求。
壽命焦慮:時間是對新能源車省錢的詛咒
“換電池比車還貴”——上海車主張先生的遭遇撕開了行業最痛的傷疤。他的Model S(參數丨圖片)電池更換報價22萬元,而二手車殘值僅16萬元。冰冷的數字宣告著“車未老,電池已衰”的殘酷現實。
當嘗盡了新能源車帶來的新鮮體驗之后,擺在3000萬車主面前的現實難題,是8年質保到期,電池容量和性能衰減,由此導致的動輒數萬元的換電費用、高昂的維修成本、以及跳水的二手車殘值,正在加劇車主們的焦慮。
之前有調查數據顯示,在采樣的59款純電車型中,動力電池包的零整比均值高達50.96%,這意味著,一輛20萬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維修價格可能超過10萬元。而即使用戶對車輛愛護有加,但動力電池在經過幾年的正常使用后,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減。當電池容量衰減到60%-80%時,車輛的續航里程會大幅縮水,甚至無法滿足日常需求。
特別是當“8年質保”過期后,電池的隱形成本逐漸顯現。在電池成本占整車價格30%-50%的現狀下,“換電還是換車”成為一道無解的選擇題。
焦慮的根源,是電池與整車生命周期的錯位。當車企追逐能量密度的競賽時,循環壽命的研發卻步履蹣跚。
選擇焦慮:技術“迷宮”增加背刺機率
在車企用越來越通俗的語言向大眾傳播技術之后,正應了那句話:“知道越多,懂得越多,選擇越難。”
磷酸鐵鋰、三元鋰、鈉離子、大圓柱、半固態、全固態……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紛爭,500km、800km、1000km的續航能力的快速迭代,3C、4C、10C一個比一個高的充放電倍率,讓用戶陷入選擇的迷宮。
特別是在眼下這個時期,一方面是動力電池解決方案進入發展瓶頸期,各種新技術正處在“欲發未發”的博弈階段;另一方面,行業內卷讓企業不惜犧牲利潤、犧牲老用戶,也要強行加速迭代升級,加大了背刺用戶的機率。
技術的升級與替代,企業間的你追我趕,固然可喜,但用戶卻在這種技術轟炸中迷失。
結語:
目前看來,用戶對新能源車的各種焦慮,絕大多數來源于動力電池。想要消除這些焦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電池自身技術的突破;補能生態的重塑;電池成本的控制和健康評估和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但更深層的治愈,或許還在于行業的坦誠——承認技術的局限,尊重用戶的恐懼,讓用戶對新能源車的認知更加清晰。(文/優視汽車 老炮 )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