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老師,幾年級留學新加坡比較好呢?
您打算讓孩子上哪類學校呢?
聽說政府學校比較好
您孩子多大了呢?上幾年級呢?
家里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11歲,我打算去新加坡讀博士,想帶孩子一起去,但總感覺孩子有點小
如果您咨詢的是別的國家,那孩子確實小,如果是新加坡這年齡在合適不過,具體的小文給您詳細講解~
在了解孩子什么時候去比較好之前,咱先了解下新加坡公立教育體系,以及各階段的就讀優勢~
新加坡公立基礎教育體系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幼兒園
·3-6周歲·
新加坡的幼兒園教育通常從孩子3歲開始,分為Nursery和Kindergarten兩個階段。
具體來說
- 啟蒙班一年級(Nursery 1)適用于2~3歲的孩子;
- 啟蒙班二年級(Nursery 2)適用于3~4歲的孩子;
- 幼兒園一年級(Kindergarten 1)適用于4~5歲的孩子;
- 幼兒園二年級(Kindergarten 2)適用于5~6歲的孩子。
該階段教學內容涵蓋廣泛,既包括自然領域,也涉及社會層面的多元內容。它從幼兒自身及其日常生活環境入手,逐步拓展至周圍更廣闊的世界,因此易于幼兒理解和接受。同時,該教學高度重視幼兒智力和能力的全面發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并注重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旨在為幼兒提供完整、綜合的知識體系。此外,該教學還凸顯出鮮明的地方特色。
小學
·7-12周歲·
新加坡政府小學教育體系涵蓋學制、課程、教學等多個方面,極具特色。
課程
基礎階段(一至四年級):
著重培養基本讀寫能力與計算機技能,核心課程為英語、母語和數學,約80%教學時間分配給它們,為學生語言與數學能力筑牢根基。同時,開設音樂、工藝美術、健康教育、體育課程,鼓勵學生參加課外活動,還有道德教育課程,助力學生理解亞洲價值觀核心,增強國民認同感。
定向階段(五至六年級):
學生全力準備小六會考(PSLE),考試涵蓋英語、數學、科學和母語四門必修課。所有學生學習相同英語和數學課程,依據能力設置不同課程,有核心課題與擴展課題,學生需掌握核心課題,學校會根據學生能力調整擴展課題。
課外活動
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CCA),如體育競技(足球、籃球、游泳等)、學術競賽(數學競賽、科學競賽等)、表演藝術(舞蹈、音樂、戲劇等)和制服團體(童子軍等) ,表現優秀的學生在升學和申請獎學金方面享有優勢 。
個性化教學
小學四年級會依據學生成績進行能力分組,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進度和能力需求。此外,三年級設的高才班(GEP)選拔考試,在去年改革后,取消集中選拔,各小學自行培養高能力學生。小學三年級的GEP選拔考試僅保留第一階段,小四至小六期間,學生有多次參與高才課程的機會。
升學方向
學生完成學業后,參加小六會考PSLE,通過該考試,孩子可以自主選擇學校。如果成績非常優異,那擁有直通車IP課程的學校將是最佳選擇。
中學
·12-16周歲·
新加坡中學教育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或步入社會打下基礎。
學制
從2024年起,新加坡所有中學取消分流,實行科目編班制,科目編班后的課程選擇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在各個科目的能力,進入不同班級學習。例如,數學能力強的學生可選修難度更高的G3數學課程,而英語稍弱的學生可以從G1英語課程學起,逐步提升。
自2027年起,中學會考采用全國統一考試框架,不再有O水準和N水準之分,學生將獲由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共同制定的新加坡劍橋中學教育證書 。
課程設置
核心課程:
英語、母語(如華文、馬來文、淡米爾文等)、數學、科學是所有學生的必修核心課程,旨在提升學生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與科學素養。
人文社科:
歷史、地理、公民教育等,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國家歷史文化與公民責任。
藝術體育:
美術、音樂、體育等,培養學生藝術修養、審美能力與身體素質。
應用技能:
設計與技術、家政等課程,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與生活技能。
課外活動
所有中學都將課外活動(CCA)列為必修課,學生必須參與至少一項核心活動,參與情況與其他成就一起在名為LEAPS(“領導力、豐富、成就、參與、服務” )的評分系統中進行評分。涵蓋體育類(足球、籃球、游泳等)、學術類(數學競賽、科學研究等)、表演藝術類(舞蹈、音樂、戲劇等)和制服團體類(童子軍、少年警察團等),有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領導能力和興趣特長,在升學申請時也是重要參考。
升學路徑
學生完成學業后,參加新加坡-劍橋高級水準(O水準)考試,該成績是申請新加坡初級學院、理工學院、海外高校,以及私立大學的重要依據。如果你想中考之后就讀大學,這將是不錯的選擇。
高中
·16-18周歲·
2025年新加坡政府學校高中教育體系主要包含初級學院(JC)和勵仁高級中學(MI),為學生提供大學預科教育,幫助學生為進入大學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做準備。
學制
初級學院學制通常為兩年;勵仁高級中學比較特殊,是新加坡唯一的三年制高級中學。學生在完成中學教育后,依據新加坡劍橋中學教育證書會考成績申請入學。
課程設置
學術課程:
分為理科和文科方向
- 理科:涵蓋數學(含普通數學和高等數學,數學通常為必修課)、物理、化學、生物等;
- 文科:包含歷史、地理、經濟、文學等。
從2025年起,初級學院入學標準有所調整,學生報考時除英語、數學、高級母語外,需從理科(物理、生物、化學)中選一科,從文科(歷史或地理)中選一科,共五科,且五科最好成績需達到B4。此外,學生還需學習通識教育課程,如知識論(Theory of Knowledge)、專題作業(Project Work)等,培養批判性思維、研究能力和溝通技巧 。
語言課程:
英語是主要教學語言與必修課,著重培養學生學術英語能力,以適應大學學習要求。母語(如華文、馬來文、淡米爾文等)作為第二語言課程,助力學生保持和發展母語能力,傳承文化。
勵仁高級中學特色
勵仁高級中學除了提供常規的文科和理科課程外,還是目前新加坡唯一提供商科課程的大學預備課程教育中心。在高一年級特別開設基礎課程與銜接課程,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學習狀態。
課外活動
學校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CCA),包含體育類(如籃球、足球、田徑、游泳等)、學術類(像數學競賽、科學研究、辯論等)、表演藝術類(例如音樂、舞蹈、戲劇等)和制服團體類(比如童子軍、少年警察團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興趣特長,還能鍛煉團隊合作、領導能力和責任感,大學申請時,出色的課外活動表現是重要參考因素 。
升學路徑:
學生完成學業后,參加新加坡-劍橋高級水準(A水準)考試 ,該成績是申請新加坡本地大學(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以及海外大學的重要依據。
整個教育體系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連貫的教育體驗,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逐步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
國際生就讀優勢
陪讀政策
只要孩子在3-16歲之間,孩子的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外婆、外公,都可以以陪讀的身份在新加坡陪孩子上學以及生活。
申請綠卡
這是政府學校獨有的教育特色,只要孩子就讀新加坡政府學校,并通過一次國考(小六會考、O水準、A水準)或者成為IP直通車學校的學生,將有機會拿到綠卡,不僅學費可以減免三分之二,滿18周歲后,還可以帶父母在新加坡永久居住,如果需要了解更詳細的綠卡申請流程以及優勢,可以私信小文溝通。
聲明:
本宣傳資料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所有轉載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為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圖片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采取適當行為,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