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8年10月16日,蔣介石得知自己痛失錦州后,沮喪得飯也沒吃,坐著“總統專機”在3架戰斗機的陪伴下,專門飛到錦州城南的一個叫“塔山”小村莊。
這架大飛機如同吊喪一樣在塔山轉了兩圈后,向西南逃去,飛機上的老蔣是怎么也想不明白,這個小小的塔山怎么就打破了自己增援錦州的計劃,更想看一眼到底是什么樣的共產黨部隊阻擊住了自己的精銳之師。
巧合的是,部隊作家高玉寶當年也參加了塔山之戰,他曾淚流滿面回憶:
“我把200多人的連隊帶上6號陣地,出發前指導員手握高粱餅大喊,這是我們的最后一頓飯,大家要吃飽,200多人把餅往嘴里一塞就上陣了,只一天就全沒了?!?br/>
那場塔山阻擊戰,形勢之險峻、流血犧牲之慘烈,可以說開創了我國狙擊戰史的先河。
塔山沒有山
1948年是解放戰爭的第三年,當時在東北戰場的形勢是我軍主力已有70多萬,地方軍30萬,而國民黨部隊的48萬主力,藏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座孤獨城。
國民黨軍隊
其實在1946年初的時候,我軍部隊在與國民黨部隊交手時就吃了不少苦頭,但是老蔣怎么也想不到的是3年過后,在那片黑土地上、東北野戰軍不僅忙著土地改革,還忙著厲兵秣馬,磨刀霍霍。
此時在西柏坡的偉人眼見黑土地豐收在望,于是他決定不但要把整個東北收入囊中,還要將國民黨部隊全殲。
但是長春、沈陽、錦州要先打哪一個才有利于戰局,能全殲東北敵軍,就成了擺在偉人面前的關鍵性問題。
經過眾人商議后偉人決定取下錦州這扇東北大門,如此一來近50萬國軍不僅成了甕中之鱉,更能打通華北要道,使東北野戰軍長驅直入。
當然那廂征戰沙場多年的老蔣也料到了這步棋,于是他打算從華北和煙臺調出7個師,并輔以空軍海軍戰艦火力,共11個師的部隊組成“東進兵團”,這個兵團從葫蘆島出發與“西進兵團”組成包圍之勢,夾擊東北野戰軍增援錦州。
國民黨軍隊舊影
東進兵團的指揮官是由參加過臺兒莊會戰,徐州會戰的大將侯鏡如任職,而他們奔向錦州的唯一交通要道就是塔山。
塔山又名塔山堡,實際就是個人口不多的小村莊,地勢平坦既沒有塔也沒有山。
但是在這個村里有一條通過錦州的公路,村東頭有北寧鐵路,且緊鄰渤海,唯一制高點也就是有座200米高的白臺山。
按照當時的地形來看,不論國民黨是走公路,還是走鐵路北上支援錦州,都必須經過塔山,所以塔山理所應當成為敵我雙方必爭之地。
雙方前期部署
1948年10月初林彪來到錦州前線指揮所后,他還是放心不下塔山,因為他攻下錦州要多久,全看東野2個縱隊(4、11縱隊)和2個獨立師,能在塔山守多久了。
林彪
當時我軍的部署是讓4縱隊從打漁山至白臺山的十二公里,擔任主要防御任務,11縱隊在4縱隊西面做防御輔助,兩個獨立師負責牽制作用。
林彪在發給東野二兵團司令程子華的電報說,必須用4縱隊一兩個師的兵力來筑造防御工事,務必死守不退。
從“死守不退”這4個字,我們完全可以看出塔山一戰,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游擊戰,這是一場正規戰,自上而下必須死打硬拼。
10月6日國民黨方面,由于侯鏡如遲遲未到,老蔣等得不耐煩了,便讓54軍軍長闕漢騫暫時指揮,他在巡洋艦“重慶后”上開完會后,是冷著臉和底下人合了影。
10月7日東野4縱隊先后到達塔山指定位置,接著全隊上下不顧行軍的疲憊,馬上勘察地形,晝夜不歇搶修防御工事,大家一起動手挖戰壕,當時天氣已涼,戰士們即便身著單衣,仍是挖得滿頭大汗。
說是防御工事,但其實在村口只能用房屋墻體做掩體,在墻上挖上射擊口,鐵路上的鐵軌、枕木也被拆了下來,戰士們在關鍵陣地上鋪設了十幾層鐵軌、枕木。
得知工事材料稀缺,當地老百姓也趕來幫忙,他們主動把家里的桌子,門板拆下來扛到陣地上,人民群眾的支持極大鼓舞了我軍的士氣,大家眾志成城,定要讓敵人有來無回。
10月8日大雨傾盆,濃云密布,戰士們仍然冒著大雨搶修工事,程子華來到一線檢查戰備情況,各師、團連干部在陣地上集體下了血書,誓與戰士們共存亡,死守陣地,寸土不讓。
正待我軍戰士情緒激昂之時,偵察部門傳來消息,敵人準備趁著我方工事尚未完備之時,于10日清晨發動突襲,他們信心滿滿妄圖一舉拿下塔山。
然而令國民黨部隊沒想到的是,小小塔山竟成為他們魂飛魄散之地。
6天6夜的血戰
10月10日凌晨四點,在塔山東南處突然響起炮聲,國民黨“東進兵團”搶先對打漁山島發動進攻,他們集中全部炮火對著陣地就是一頓猛攻,由于此處防御工事尚未修好,東野駐防排很快退到二線陣地上。
4縱副司令胡奇才眼見情況不妙,馬上跑到前線指揮所,組織部隊奪回打漁山島一線陣地,這個打漁山島,漲潮的時候是個島,退潮的時候就是跟海岸連成一片的灘涂。
敵我激戰數小時后,天色大亮海水漲潮,雙方隔海對峙,傍晚時分,趁著潮水退去,我軍34團趁勢殲滅了被困在海灘上的國民黨軍,至此成功奪回打漁山島,此后該地由一個加強連的兵力駐守,未讓敵人再前進一步。
與此同時身處指揮部的程子華不斷收到各個陣地的戰況報告,國民黨飛機低空投彈,炮彈密集如雨,我方工事幾乎全被摧毀,掩體炸塌,鐵軌炸翻,枕木成屑。
但縱然如此、4縱的戰士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們冒著炮火前進,跑著跑著人就飛上了天,敵人密集攻勢,一波接著一波,雙方絞殺在一起,反復爭斗。
這一天國民黨的“東進兵團”共發起了9次沖鋒,但每一次都被我軍擊退。
第二天國民黨仍舊保持原有猛烈攻勢,他們全力向核心陣地塔山村突襲,天上的飛機,海里的艦艇,大炮炸彈不斷落在塔山村上。
炮火過后,督戰隊挺著槍驅趕國民黨部隊,沖向已是廢墟的塔山村,正面的敵人被我方的機槍逼退后,他們又從兩側插入占據民房,雙方進入肉搏戰中。
在塔山的陣地上每一處,都能見到34團戰士與敵人扭打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血肉將敵人鎖死在塔山村里,無論傷亡多大,陣地始終沒丟。
當天下午國民黨的炮火戛然而止,已疲戰兩天的他們盡管付出1300人傷亡代價,可始終不能進塔山一步。
塔山阻擊戰
12日我軍將士嚴陣以待,但奇怪的是,今天的敵人是未放一槍一炮,趁著敵人未發動攻勢,戰士們爭分奪秒搶修工事,但是敵人的“靜悄悄”必定有貓膩。
于是34團偵察排派出7班前去抓“舌頭”,7班戰士們穿上民工的衣服,趁著夜色向敵人陣地出發了,不多時他們便在敵陣前方大路上遇到7個軍大衣。
就在敵人詢問之際,班長一個猛撲將其中一人撲倒在地,剩余6人則倒在我方機槍下。經過對俘虜的審訊,果然國民黨的“靜悄悄”是大有玄機。
老蔣的王牌部隊,全是美械的獨立95師已經海運到位,不僅如此95師的老師長、總統府戰地督察組組長羅奇,正在準備獨立帶領這支王牌突破塔山村。
自認為猛得一批的他不僅用50萬金圓券組織了敢死隊,還建議休戰一天,他好親自看地形,制定計劃。
兵團司令程子華知道,這個95師系粵軍裝備強悍,沖鋒雖猛但個性輕敵、懼怕白刃戰,于是他一邊讓戰士們準備好刺刀,一邊把28團調上去接替傷亡較大的34團。
13日凌晨時分,95師的敢死隊在炮火掩護下,如黃色的螞蟻一般,踩著剛露出頭的海灘,哇哇亂叫向我方高家灘陣地沖了上來。
28團的戰士們沉著冷靜,以機槍、手榴彈將敵人壓了一批又一批,見到沖到陣地前沿的敵人,戰士們拿著刺刀就迎了上去。
霎時間殺聲震天,大家皆是殺紅了眼,只要有一口氣在,決不后退一步,手榴彈沒了就拼刺刀,刺刀彎了就拿石頭砸。
督戰隊眼見敢死隊成了送死隊,尸橫遍野,血染沙灘,他們就威逼殘余士兵們再次沖鋒,敵人此時猶如瘋了一般、他們把尸體壘成活動工事,向我方陣地一步步推進。
這種兇猛程度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此時28團戰士們承受了巨大壓力,團營連之間的電話線全被炮火打斷了,各個陣地指揮員獨立作戰,與敵拼殺。
2連指導員帶著一個加強排,堅守6個碉堡和500米的戰壕,打退敵人8次沖鋒,最后只剩下7個人,而這7人撤出陣地后,雖能跑能跳,能吃能吃,但耳朵卻全被大炮震聾了。
5連指導員跟敵人面對面拼刺刀十多次,他把敵人的尸體摞成掩體,這才保住了陣地,直至黑暗籠罩塔山,槍炮聲才得以停歇。
但4縱隊的戰士們絲毫不敢松懈,激戰了數天的他們,晚上又趕緊加固被打壞的工事。
與此同時國民黨會議室里,傷亡慘重的各師師長是叫苦連天,督察組組長羅奇是不為所動,端著老蔣給的“尚方寶劍”是一個勁地要求猛沖。
國民黨會議室
就在國民黨眾將領敢怒而不敢言時,東野攻錦州城的部隊已經掃清了外圍據點,馬上就要展開總攻了,老蔣氣得直跳腳,暴怒中對“東進兵團”下了死命令,必須在14日拂曉拿下塔山,黃昏到達錦州,否則全部軍法處置。
14日凌晨,羅奇故伎重施又派了兩個營的兵力偷襲塔山橋頭堡,由于此處戰士們修了一夜工事,生理已達極限,雙方短兵相接后便被敵人占據了橋頭堡。
此時4縱隊司令員吳克華也收到,東野主力將在中午11點對錦州總攻的消息,他立即命令11縱和2個獨立師直接支援塔山正面作戰,面對我方源源不斷的援軍,95師的2個營很快就支撐不住了。
那廂的侯鏡如趕緊派出另外2個師從塔山右側進攻,敵人的攻勢一波比一波猛烈,雙方官兵的尸體層層疊疊摞在一起,4縱隊的戰士們以他們的血肉為工事,寸步不讓。
不可一世的95師幾乎被打殘了,全師加起來也不過3個營的人數多點,此時的塔山已經成為國民黨部隊不可跨越的銅墻鐵壁。
當天夜里,即便國民黨將領們翹首期盼的戰車部隊,海運到了葫蘆島,但士兵們早已被瓦解了斗志,國民黨敗局已定。
15日凌晨2點,侯鏡如又集中了5個師的力量繼續偷襲我方陣地,毫無意外經過5天激戰的四縱隊防線依然固若金湯,雙方繼續交手直至下午時分,國民黨部隊突然又不放一槍一炮了。
要知道他們的攻勢通常是不到夜幕降臨不罷手的,此刻的“戛然而止”難道是敵人另有圖謀,這在大家困惑不解時,陣地上不知是誰大喊一聲“錦州解放了”。
戰士們頓時掀起狂歡的浪潮,負傷也沒下陣地的人此刻忘記傷痛,全都抑制不住的歡呼跳躍起來,至此我軍戰士們在塔山整整血戰了6天6夜,共斃傷俘敵6600余人,4縱隊傷亡3145人。
結語:
此次戰役過后,第4縱隊的34團獲得“塔山英雄團”稱號,28團獲得“守備英雄團”稱號,塔山本沒有山,是我軍戰士們用自己的血肉鑄造了一座,敵人翻不了的高山峻嶺。
塔山本沒有塔,后來這里修了一座高大的紀念塔,無數犧牲戰士的鮮血讓這座塔永綻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塔山戰役的將領們,一刻也沒忘記過犧牲的戰友,時至今日已有9位開國將軍(吳克華、胡奇才等)長眠戰地,他們與昔日戰友魂聚塔山,不再分離。
參考資料: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塔山阻擊戰創造中外堅守防御戰范例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8/1101/c85037-30376110.html
七一網 塔山阻擊戰:不可磨滅的經典戰例
https://www.12371.gov.cn/Item/564313.aspx
今日頭條:學習時報《塔山阻擊戰:不可磨滅的經典戰例》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872003902133240334/?channel=&source=search_ta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