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家族興盛于五代十國時期,始祖錢镠建立吳越國,其后人秉承祖訓,紹續家風。錢氏家族人才輩出,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錢基博,錢玄同等等。至今,錢氏家族仍在諸多領域有著重要影響力,《錢氏家訓》也成為其家族精神的重要傳承,激勵著后人不斷進取。
吳越錢氏的家規由《武肅王八訓》《武肅王遺訓》和《錢氏家訓》三部分組成。
錢镠在《武肅王八訓》中以晉代以來大族衰亡為鑒,體現了“金書鐵券”下的嚴格家教;《武肅王遺訓》是其臨終前對子孫的囑托,融入了民為邦本的意識和家國情懷;《錢氏家訓》由錢文選在繼承家訓基礎上,采輯歷代先賢治家教子處世的格言警語修訂而成,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篇,流傳甚廣,成為錢氏后人的人生行為指南。
在近代,錢氏家族繁衍出了100多個分支,光是無錫錢氏一門就出了10位院士和學部委員。截至2007年,當代國內外僅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個國家。
2021年,《錢氏家訓》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第一個國家級家訓非遺項目。
第一篇:個人篇
【原文】
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當無愧于圣賢。
【譯文】
存心謀事不能夠違背規律和正義,言行舉止都應不愧對圣賢教誨。
【原文】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譯文】
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誨不要忘記,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應當珍存。
注釋:曾子之三省,即曾子“一日三省”的自我修養主張。《論語·學而第一》記載,孔子弟子曾子每天都從“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個方面自我反省,以提升德行修養。程子之四箴,指宋代大儒程頤的自警之作《四箴》。孔子曾對顏淵談克己復禮,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程頤撰文闡發孔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視、聽、言、動”四則。
程子之四箴,即孔子曾對顏淵談克己復禮,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程頤撰文闡發孔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視、聽、言、動”四則。
一視箴
心兮本虛,應物無跡;
操之有要,視為之則。
蔽交于前,其中則遷;
制之于外,以安其內。
克己復禮,久而誠矣。
二聽箴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
知誘物化,遂亡其正。
卓彼先覺,知止有定;
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三言箴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
發禁躁妄,內斯靜專。
矧是樞機,興戎出好;
吉兇榮辱,惟其所召。
傷易則誕,傷煩則支;
已肆物忤,出悖來違。
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四動箴
哲人知幾,誠之于思;
志士勵行,守之于為。
順理則裕,從欲惟危;
造次克念,戰兢自持;
習與性成,圣賢同歸。
【 原文】
持躬不可不謹嚴,臨財不可不廉介。
【譯文】
要求自己不能夠不謹慎嚴格,面對財物不能夠不清廉耿介。
注釋:持躬指律己,要求自己;廉介指清廉耿介,耿介為正直而有骨氣。
【 原文】
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寬厚。
【譯文】
處理事務不能夠沒有魄力,起心動念必須要寬容厚道。
【原文】
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寬。
【譯文】
只知往前走的處境會越來越狹窄,懂得回頭看的見識會越來越寬。
注釋:地步指處境;眼界指目力所及的范圍,借指見識的廣度。
【 原文】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譯文】
花叢密布柳枝繁雜的地方能夠開辟出道路,才顯示出本領;狂風大作暴雨肆虐的時候能夠站立得住,才算是立定了腳跟。
注釋:手段指本領、能耐;腳跟指立定腳跟,形容站得穩、不動搖,也寫作“腳根”。
【原文】
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
【譯文】
能夠改正過錯天地就不再生氣,能夠安守本分鬼神也無可奈何。
【原文】
讀經傳則根柢深,看史鑒則議論偉。
【譯文】
熟讀古書才會根基深厚,了解歷史才能談吐不凡。
注釋:經傳原指經典古書和解釋經典的書籍,也泛指比較重要的古書;根柢指樹木的根,比喻事業或學業的基礎;史鑒指能作為借鑒的歷史事實;議論指談論、談吐;偉指才識卓越。
【 原文】
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
【譯文】
擅長寫作才能有豐富著作,蓄養道德才能有大的福報。
第二篇:家庭篇
【原文】
欲造優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則。
【譯文】
想要營造幸福美好的家庭,必須建立適當妥善的規矩。
【原文】
內外六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
【譯文】
里里外外的街道房屋要整齊干凈,長幼之間的順序倫理要謹慎嚴格。
注釋:閭本意是里巷的門,這里指街道房屋;尊卑指身份的高低,在家里主要指長輩和晚輩的區別。
【原文】
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
【譯文】
對父母伯叔要孝敬、讓他們開心,妯娌之間、兄弟之間要和睦友愛。
【原文】
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須讀。
【譯文】
祖宗雖然已經離我們很遠了,但祭祀的時候要誠心;子孫即使愚笨,也不能不讀儒家經典書籍。
【原文】
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
【譯文】
娶媳婦要找品德美好的女子,不要計較嫁妝;嫁女兒要選擇優秀的女婿,不要羨慕富貴。
【原文】
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饑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
【譯文】
家庭富裕了要提攜宗族,設置義塾和公田;年成不好時要賑濟親朋,籌備仁義的錢糧。
【原文】
勤儉為本,自必豐亨(古同烹),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譯文】把勤儉作為根本,自然會豐衣足食;把忠厚傳家,才能長久。
第三篇:社會篇
【原文】
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救災周急,排難解紛。
【譯文】
用誠信結交朋友,把恩惠遍及鄉鄰。救濟寡婦,憐憫孤兒,尊敬老人,關懷小孩。救濟受災的人,周濟緊急需要幫助的人,為人排除危難,調解糾紛。
【原文】
修橋路以利從行,造河船以濟眾渡。興啟蒙之義塾,設積谷之社倉。
【譯文】
修建橋梁道路以便人們通行,建造河船來幫助眾人渡河。興辦啟蒙的義塾,設立儲存糧食的社倉。
【原文】
私見盡要鏟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
【譯文】
個人的偏見都要鏟除,公益事業一概提倡。不要看到利益就謀劃,不要看到人才就嫉妒。
【原文】
小人固當遠,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亦不可曲為附和。
【譯文】
小人固然應當遠離,但絕不能明顯地把他們當作仇敵;君子固然應當親近,也不能曲意迎合。
第四篇:國家篇
【原文】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嚴以馭役,寬以恤民。
【譯文】
執行法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保持自身的品德像玉一樣潔白無瑕,愛護百姓像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鏟除奸惡像痛恨仇人一樣。對官吏要嚴格管理,對百姓要寬厚體恤。
【原文】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
【譯文】
官員肯用心一分,百姓就能受到十分的恩惠;在上位的人能吃苦一點,百姓就能沾到萬點的恩情。
【原文】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
【譯文】
如果利益只在個人,就不要去謀劃;如果利益關乎天下,就一定要去謀劃。如果只是著眼于一時的利益,固然要去謀劃,但有利于千秋萬代的利益,更要去謀劃。
【原文】
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
【譯文】
有大智慧能使國家興盛,不過是集中眾人的智慧;非常愚蠢而誤國,只是因為喜歡剛愎自用。
【原文】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譯文】
聰明而有智慧,要用愚笨來堅守;功勞覆蓋天下,要用謙讓來堅守;勇氣震撼世人,要用膽怯來堅守;富有四海,要用謙虛來堅守。
【原文】
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本。
【譯文】
在朝廷之上,要以培養正氣為首要;在天下之間,要以培養元氣為根本。
【原文】
務本節用則國富,進賢使能則國強,興學育才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
【譯文】
致力于農業生產、節約用度,國家就會富裕;舉薦賢能、任用有才能的人,國家就會強大;興辦學校、培養人才,國家就會昌盛;與鄰國交往有正確的方法,國家就會安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