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LSK
“美國才是我理想的國度”!
她被稱為中國的“地產女王”,巔峰時的年凈利潤高達16億元。
手握百億資產的她,卻在國家危難之際一毛不拔,轉頭對美國豪捐6億。
被罵崇洋媚外后,更是教唆兒子公然辱罵邊防英烈。
當公眾形象急劇惡化之后,她更是試圖卷走300億資產移民美國。
那么張欣到底是如何發家的?如今她又有著怎樣的結局?
疫情一毛不拔
2019年末,中國武漢地區突然爆發疫情,病毒來勢洶洶,形勢非常嚴峻。
面對疫情,中國政府立刻采取行動,緊急采取了封城、隔離等措施。
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決心共同渡過這場難關。
在這場全國性的抗疫戰爭中,各大企業家也紛紛站出來貢獻力量。
阿里、騰訊、京東這些國內巨頭紛紛捐款捐物,成立醫療物資專項基金。
但此時,一對赫赫有名的富豪富豪卻顯得格外沉默。
作為“SOHO中國”集團的董事長,身價超300億的張欣夫婦。
卻只是在微博簡單發了一句“武漢加油”,然后就銷聲匿跡了。
面對網友的詢問,這對夫婦始終不予回應,從頭到尾一分錢沒捐。
網絡瞬間爆發熱議,有人說她們摳門,也有人說捐款是個人自由。
正當網友們爭得不可開交時,有人爆料了一件更驚人的事情。
原來她們并非從來不做慈善,只是她們的捐款對象只有“美國”。
早在2014年,張欣夫婦就向哈佛大學捐贈了1億元。
在隨后的幾年里,他們陸續給美國捐贈了6億美元(約40億元人民幣)。
這則消息一經爆料,就引起了全國上下的一致憤慨。
甚至有人直言:對美國如此大方 ,卻對祖國一毛不拔。
一時間,輿論對她的批判達到了頂峰。
然而,這對夫婦非但沒有任何愧疚之意,而是背地里緊鑼密鼓的謀劃“移民”。
張欣先是大量拋售SOHO中國的資產,前后套現300多億人民幣。
最終,大張旗鼓的移民美國,還在曼哈頓買豪車、住豪宅。
然而,沒過多久,她們的事業遭遇滑鐵盧,慘遭美國政府收割!
如今,再想回到中國,才發現已經變得困難無比!
那么這對從小在中國長大的夫妻,為何會如此崇洋媚外?
而她們又是如何吃人血饅頭,生長成身價百億的“巨鱷”的?
自命不凡的“女孩”
張欣,1965年出生于北京的一戶普通人家里。
不過,張欣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在生活上面也沒有虧待過張欣。
八十年代初,恰逢改革開放初期,張欣父母為了謀取更好的生活來到了香港。
剛到香港的日子里,張欣一家的日子也不好過。
為了能為父母分擔壓力,張欣主動退學打工,在一家工廠的流水線工作。
不過這位年輕的女孩,并未因此止步不前。
當她得知英國能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后,她萌生了前往英國留學的想法。
于是每次工廠下班后,她就窩在小屋里學英語,為將來鋪路。
經過五年的不斷努力,張欣不僅能說上一口流利的英語,還攢夠了赴英留學的費用。
同時她還獲得了薩塞克斯大學的入學資格。
在海外求學階段,她堅持勤工儉學,最終順利取得劍橋大學的碩士文憑。
她還憑借敏銳的商業眼光,順利進入了美國華爾街的金融行業。
1994年,在一次商務活動中,她偶然遇到了潘石屹。
潘石屹也是從中國農村出來的,在自己的努力下,已經在房地產圈子小有名氣。
當他第一眼見到張欣的時候,也被她那種大方得體的氣質吸引。
兩人一見如故,僅僅相識四天,就閃電成為了夫妻。
結婚后,他們倆返回香港,開始經營房地產生意。
兩人都是精英人物,配合十分默契,公司也在兩人運營下生意興旺。
1995年,夫妻倆共同聯手,創立了SOHO中國,正式進軍房地產行業。
起初,兩人因觀念不同經常發生爭吵,但后來分工明確。
張欣負責設計與管理,潘石屹負責銷售和財務,企業逐漸步入正軌。
1998年,他們率先拍下北京東三環老酒廠的地,蓋起了SOHO現代城。
為了利益最大化,他還把辦公樓拆成小隔間,便宜賣給溫州炒房客。
僅開業當天,張欣夫婦就賣出了41億元的成交額,創下單日成交紀錄。
接下來的十年里,SOHO像是雨后春筍一樣,頻繁出現在各大城市。
2007年,公司在香港上市,一次性融資高達17億美元。
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房地產IPO案例之一。
截止到2016年,張欣個人財富已經達到了240億人民幣,躋身全球富豪榜單。
她的成功,更是被媒體塑造為“巾幗不讓須眉”的典范。
然而,事業走向高峰的同時,她的一些做法卻引起人們的熱議。
對美豪捐6億美元
2014年,SOHO中國基金會創始人潘石屹,先后向哈佛大學捐贈1500萬美元。
隨后又通過基金會追加到1億美元,三個月后又向耶魯大學捐贈1000萬美元。
根據當時的美元匯率計算,這些捐款數額已經超過9億人民幣。
此舉也遭到了國內民眾的一致質疑。
在潘石屹參加金星秀的時候,金星直截了當的問潘石屹為何向國外捐款。
卻對國內一毛不拔,尤其是給哈佛大學捐了巨額資金,國內也有許多優秀大學需要支持。
面對質疑,潘石屹表現得游刃有余,他辯解道是為了幫助在國外深造的中國留學生。
這番言論充分展現了商人的精明特質,不僅巧妙轉移了公眾視線。
還順勢塑造出“心系中國青年教育”的正面形象。
然而,金星可不吃他這一套,明確質疑道:能出國留學的有幾個是沒錢的?
而且能考入這所大學的學生,即便經濟困難,也能獲取獎學金。
在她看來,這些優秀學子根本不需要依靠那對夫婦的所謂捐助。
金星的一席話,讓潘石屹陷入了無言以對的境地,只能尷尬的陪笑。
頗具諷刺的是,在他們完成捐款沒多久之后,兩個兒子相繼被哈佛和耶魯錄取。
此前宣稱資助中國貧困學生的說法也不攻自破。
顯然他們不是真心幫助中國學生,而是為了給自家孩子入學鋪路。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中國無數企業家挺身而出捐款捐物。
無數白衣戰士義無反顧,奔赴前線支援。
然而,在這種環境之下,張欣夫婦的做法卻與萬千民眾背道而馳。
身處千億之巔,面對國家危難卻吝于伸出援手。
僅以武漢加油一句表達支持,便成了旁觀者。
他們的吝嗇之舉也遭到了眾人的質疑和不滿。
畢竟,他們憑借時代的紅利,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道取得成就。
然而面對國家困境時,卻選擇袖手旁觀。
種種行為聯合起來,眾多網友賦予他們忘本崇洋媚外的標簽。
然而這一家人似乎并不在意,張欣的兒子甚至還在網上發布詆毀英烈的言語。
2022年,中國政府對張欣夫婦名下的SOHO企業立案調查。
發現這些年張欣夫婦偷稅漏稅多達數十億元,需補稅金額超17億元。
面對失去中國市場的現實,張欣夫婦只能狼狽逃離中國。
而在美國,張欣夫婦的創業之路也頻頻遭遇挫折,生意慘淡。
如今不得不變賣產業茍活,而他們也徹底從大眾視野也消失了。
結語
張欣夫婦的經歷正應了那句老話:善惡到頭終有報!
一個沒有國家立場的企業家,只會遭到社會的唾棄。
俄羅斯富豪在美國被凍結資產的例子還歷歷在目。
不要以為卷著巨額財富移民海外就萬事大吉了。
殊不知沒有國家作為依靠的企業家,只是他國眼里的“待宰羔羊”!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
金融界——2020年5月7日——把在中國賺的錢捐給美國 這個“黑點”抹不掉 潘石屹趕緊跑吧
界面新聞——2024年9月19日——1.73億,傳張欣潘石屹把曼哈頓豪宅賣了,虧損200多萬美元
界面新聞——2023年3月24——收高額罰單、債務違約,潘石屹的SOHO中國仍要賣資產自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