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操作員操控無人機。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無人機更換電池。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日,宜賓市翠屏區在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工作中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運用無人機開展疫木吊運作業,以科技賦能林業管理,全區森林病蟲害防治邁入智能化、高效化新階段。
吊裝、起運、落地……在金坪鎮羅家村國有林區,操作員輕推操縱桿,一架載重100公斤的工業級無人機騰空而起,將捆扎好的疫木從陡峭山頂精準運至山腳集散點,全程僅3-4分鐘。
“此次創新引入的無人機吊運技術,單次可載重100公斤,通過多組電池輪換實現連續作業,每日操作8小時以上,可運輸疫木10噸,效率相當于10名工人的3天工作量,極大縮短了疫木下山時間。”翠屏區國有林場負責人趙東籬介紹。
翠屏區國有林場管護面積為1.55萬畝,其中大部分為松樹林,近年來每年約有3000株松樹感染松材線蟲。每年冬季到次年春季是松材線蟲防治的關鍵時期,疫木傳統運輸方式為人力搬運,受限于春季多雨、山高路險等因素,存在安全隱患和疫木滯留風險。無人機技術的應用使疫木運輸提質增效,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提升了運輸安全,實現“即砍即運”。
國有林場采用無人機吊運疫木,是翠屏區林業發展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縮影。近年來,翠屏區不斷發展低空經濟,把無人機技術廣泛應用于森林資源監測、森林防火巡查、自然保護區巡邏等領域,助力構建“天上看、地上巡”集“天地空”于一體的全方位監管體系,極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無人機在林業領域的應用,包括病蟲害防治、肥料撒播等方面。同時,將持續推進科技林場和智慧林場建設,進一步優化林業管理方式。”翠屏區國有林場負責人趙東籬說。(蔣雪梅)
無人機吊運疫木。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疫木捆扎后吊運下山。翠屏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