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延安子長市委、市政府緊握煤炭工業這一經濟發展的“金鑰匙”,圍繞“做大總量、做強產業、做優產值”的戰略布局,有條不紊地推進穩生產、盯運行、抓市場、促轉型等工作,成功搭建起資源優勢邁向發展優勢的橋梁,在能源經濟領域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
資源稟賦得天獨厚 煤炭產業根基穩固
子長市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石油、鐵礦石等10余種。其中煤炭地質儲量28.9億噸,已探明25.28億噸。憑借這一資源優勢,子長市躋身全國和全省重點產煤市行列,成為陜西省煤化工基地的重要一員。
這里的煤炭礦區擁有煤層埋藏淺、賦存穩定、煤質優良的特點,開采技術簡單,建井條件優越,煤種為全國稀有的44-45號氣煤。子長市工業和煤炭局副局長黃彥剛介紹,子長煤具備“三低三高”特性,即特低灰、特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粘結指數、高焦油產率,憑借卓越的煤質屬性,被譽為“天然化工精煤”“最佳配焦煤”,廣闊的開發前景不言而喻。2024年,子長市煤炭產量突破1800萬噸,工業總產值成功跨越200億大關,充分凸顯了煤炭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性地位。
積極響應保供號召 產能效益雙豐收
為響應中省煤炭保供要求,全面提升煤炭資源利用效率,子長市政府常務會經過深入研究,制定了《子長市相鄰礦山礦區邊界優化調整及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利用工作方案》。這一方案有效減少了煤炭資源開采過程中的不合理損失,延長了轄區煤礦服務年限。與此同時,2處煤礦順利完成產能核增,成功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實打實的經濟優勢。
羊馬河煤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21年,該礦被國家發改委列入保供煤礦,產能從120萬噸/年大幅提升至300萬噸/年。隨著智能化綜采綜掘設備的全面投入使用,原煤日產量激增60%,年營收增加約8.6億元,還創造了300余個就業崗位。羊馬河煤礦礦長高翔透露,該礦計劃在今年建成省級綠色礦山,并成功創建國家一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煤礦。
科技引領轉型 打造智慧礦山新樣板
子長市工業和煤炭局大力推動煤礦智能化升級改造,目前共有20個煤礦項目正在穩步實施。以禾草溝煤業為例,員工只需一鍵啟動,就能遠程操控井下采煤機設備。采煤工作面實現智能化后,每個開采工作面的作業人員從15人銳減至3人。預計到2025年年底,禾草溝煤業將引入國際先進的等高式采煤技術,對厚度僅1米的煤層進行開采,并實現常態化無人值守。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每年為公司節約1000余萬元人工成本。
延安市禾草溝煤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立輝介紹,公司搭建了中央集中管控平臺,將26個生產子系統進行集成,實現統一控制與管理。在安全生產方面,引入智能 AI“反三違”管控平臺,在井下130多個關鍵崗位部署監測設備,實時捕捉并管控井下人員的違規操作行為。一旦發現不安全行為,智能AI系統會立即發出提示,并將相關信息上傳至平臺進行存儲,極大提升了現場安全保障水平。
擘畫未來藍圖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面向未來,子長市積極對標低碳化、多元化、高端化、數字化、智慧化、一體化的新發展要求,在穩存量、擴體量、提質量、可持續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
子長市工業和煤炭局副局長黃彥剛表示,接下來,子長市將始終堅守安全生產底線,加快項目建設步伐,力爭核增產能180萬噸。同時,全力推動《子長礦區總體規劃》落地實施,啟動澗峪岔一號井、澗峪岔二號井等8處煤礦建設,新增產能1230萬噸,目標在“十五五”末,將煤炭產能提升至3000萬噸/年以上。
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面,子長市將充分發揮本地煤炭特性,重點推進煤炭分質分級清潔利用、洗中煤多聯產循環利用、煤油氣資源清潔循環利用及新型能化材料項目建設,探索煤炭優質高效轉化的新路徑。此外,子長市將借助數字化技術,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產業規劃、生態治理、安全防控、采掘洗選、能源化工、運銷服務、金融支持等環節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有序構建智慧礦山及行業產業數字化體系,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薛金平 張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