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將軍一家遇難后三年,參與此案的兇手,除了個別逃到臺灣的均被處決。其中就包括了跟隨楊虎城11年的隨行醫官張靜甫。張靜甫死后,他的家人受到牽連。他的遺孀曾慶云被迫改嫁,孩子們改隨她姓“曾”。
除了張靜甫的直系親屬遭殃外,連他的老家太原市花塔村的旁系親屬,也因為有這么一個“殺害楊虎城劊子手”親戚,而見人矮三分,低著頭生活。話說,只要這頂帽子一直扣在頭上,子孫后代永遠都別想出頭。
張靜甫死后34年,曾慶云給當初檢舉張靜甫殺害楊虎城的沈醉寫了一封長信,內容大致意思是,她的丈夫不是兇手,不光沒有殺害楊虎城,而且參與了云南起義,還遵照沈醉的意思把起義通電拿去昆明市軍管會作了登記,十分冤枉。
張靜甫還說,如果沈醉堅持說就是張靜甫殺了楊虎城,那就請拿出證據來。當年,沈醉之所以要檢舉張靜甫,主要有兩點原因:一、他想把自己知道的情況,通通交代出來,以表明他與過去的邪惡形象一刀兩斷;二、他曾接到過毛人鳳讓張靜甫去重慶領取殺人賞金的電報。
這件事屬于歷史遺留問題,調查的事情就落在了云南公安廳復查歷史遺留問題辦公室。孫川主任是個追求真相的人,下決心要理清這樁塵封多年的往事。調查中,孫川在檔案管理找到了張靜甫的資料。
上面除了記載了張靜甫的簡歷外,還指出了張靜甫是殺害楊虎城劊子手的種種證據。首先,是張靜甫出面,使楊虎城離開關押地貴陽黔靈山麒麟洞前往重慶被害;其次,是張靜甫前往重慶,代領了原看守楊虎城14名特務的賞金。
為了查清這樁塵封往事,孫主任馬不停蹄地輾轉各大城市,緊鑼密鼓地開展調查。盡管困難重重,但孫川從未放棄過。這與她的坎坷經歷有莫大的聯系。在那個風云年代,孫川只是因為曾在中美合作所的原址上辦過公,就蒙受了11年的冤屈。當她重新回歸崗位后,馬上將“張靜甫案”提上日程。
經過多年的證據收集,很多模糊的問題都被理清。1949年8月,蔣介石飛抵重慶給軍統頭目毛人鳳下達秘密處決楊虎城的命令。毛人鳳考慮在貴陽處決楊虎城不便,打算將其誘騙到重慶中美合作所下手。之后,毛人鳳派去了下屬徐遠舉、周養浩等人前去當說客,但都被楊虎城嗆了回去。
這種情況下,徐遠舉想到了和楊虎城關系密切的張靜甫。徐遠舉稱,只要他能讓楊虎城到重慶,不光能獲得自由,而且還能官復原職。至于其中的內幕,徐遠舉不曾告訴張靜甫。當張靜甫見到楊虎城后,與其說了此事。楊虎城雖然有疑慮這是老蔣設下的陰謀,但重視感情的他還是選擇以此回報張靜甫對他的恩情。
楊虎城被騙去重慶不久,就慘遭白公館看守所所長楊進興的刺殺。然而,在審問楊進興的檔案資料里,一句也沒提到張靜甫。聯想到曾慶云所提到的,1949年9月6日,楊虎城遇害那天,她和丈夫都在貴陽,并非在重慶。可以推斷出,張靜甫只是被利用的一枚棋子,他并沒有參與殺害楊虎城一事。
至于賞金,孫川也查出來了。沈醉當年派了4個人去領的賞錢,張靜甫只是其中之一。去重慶要領兩筆錢,第一筆是由張靜甫一個人去領取毛人鳳給原看守楊虎城的14名特務的賞金。第二筆是由派出去的4個人,一起領取軍統云南站的經費。毛人鳳把這兩筆錢一起下發,一共是4600塊銀元和7根金條。最后,張靜甫和軍統云南站的一名財務人員把“經費”如數轉交給了沈醉。
孫川不光洗刷了張靜甫的冤屈,而且她還發現了一個檔案里,記載有張靜甫起義時立功的事跡。張靜甫在呈送投誠登記表的時候,曾幫助過公安人員抓捕了原軍統貴陽情報站站長,繳獲了發報機、手槍等。
1989年4月,云南法院作出相關判決:一、撤銷昆明市軍管會對張靜甫判處死刑的決定;二、恢復張靜甫投誠人員的名譽。
孫川拿到判決書的第一時間去找了張靜甫的兒子曾從軍,曾從軍激動不已,情不自禁地給孫川下跪,稱她是“共產黨的青天。”孫川扶起曾從軍,說:“不要謝我,應該謝黨的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政策。”
多年后,曾從軍拿著判決書去到了沈醉的家里,他向這位表情尷尬的長輩,講述了父親錯案被糾正的情況。沈醉也當即表達了自己的歉意,表示都是他輕率的推理,造成了這樣嚴重的后果。他只知道是毛人鳳給他打電話,讓張靜甫代領賞金,卻不知道中間有這樣的插曲。
曾從軍聽到沈醉的解釋后,豁達地給予了原諒。其實,曾從軍不知道的是,當判決書下來的第二年,孫川就把情況和沈醉說過了。沈醉對孫川幾十年來,堅持不懈地調查精神給予了稱贊,稱孫川為“女丈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