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雯/漫畫
一起看似普通的運費糾紛,卻在半年后引發了一場扣貨風波。面對這起因經濟糾紛引發的“刑民交叉”案件,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檢察院檢察官嚴把罪與非罪界限,防止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糾紛,并依托檢調對接機制,實質性化解當事人矛盾糾紛。
2024年3月,河北省某貨運信息部經營者張某接到朋友李某甲的電話,李某甲委托其聯系運輸隊,將一批煤炭從準格爾旗運往山東。張某接受委托后,找到了包含趙某車隊在內的5個車隊負責此次運輸。短短一個月內,5個車隊往返運輸90余車,累計運費70余萬元。然而,隨著煤炭價格持續走低,李某甲因為這筆生意賠了錢,遲遲拖欠趙某車隊的18車運費。由于趙某與李某甲一直通過線上交易,雙方并沒有見過面,聯系不上李某甲的趙某便找到了張某索要運費,未果。
2024年9月,準格爾旗貨主李某乙也通過張某找到趙某,約定將6車煤炭運往山東,運費由李某乙支付。然而,當趙某的車隊裝完貨開始運輸后,趙某就以“張某未結清3月份的運費”為由,擅自將煤炭扣留在河北某停車場內,并拒絕交貨。眼看著價值11萬余元的貨物“失蹤”,李某乙遂以趙某涉嫌詐騙罪為由向準格爾旗公安局報案。
公安機關經偵查發現,趙某并未虛構身份或隱瞞聯系方式,事發后也未逃匿或者變更聯系方式,扣貨行為系因與張某產生運費糾紛,不存在詐騙犯罪故意,遂作出不立案決定。2024年11月,李某乙向準格爾旗檢察院申請立案監督。
承辦檢察官查閱案卷材料后,帶領辦案組趕赴河北,實地走訪張某經營的貨運信息部,與張某、趙某等人逐一核實證據。辦案組經調查發現,趙某基于運輸合同合法占有煤炭,其扣貨行為系因經濟糾紛,主觀上無非法占有的目的;李某乙作為托運人,是基于運輸合同關系交付貨物,并非產生錯誤認識而交付貨物。
“該案不構成詐騙罪,但趙某扣貨不還的行為可能涉嫌侵占罪,根據刑法第270條,侵占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自訴案件,當事人可直接向法院起訴。然而,若我們僅僅簡單地作出維持不立案決定,不把背后的法理說清,可能導致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2024年12月,準格爾旗檢察院就該案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承辦檢察官在會上表示。
為實質性化解矛盾,今年1月,準格爾旗檢察院組織雙方當事人召開公開聽證會,并邀請律師、人民監督員等參加。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將煤炭購銷合同、運輸電子訂單、轉賬記錄、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一一出示,并請聽證員中的律師代表解讀侵占罪與自訴程序的法律規定。3名聽證員經討論,一致支持檢察機關作出維持不立案決定的意見,同時建議雙方通過民事途徑解決運費糾紛。
承辦檢察官隨即依托檢調對接機制,于當天聽證會結束后聯合人民調解員組織二次調解。調解室內,承辦檢察官耐心釋法說理:“趙某扣貨抵債違反法律規定,若拒不返還可能面臨刑事風險;李某乙主張權利也要依法進行,法律在合理限度內才能支持你主張的賠償數額……”經過協商,雙方最終達成協議——由于煤炭被趙某扣留后露天儲存,熱量降低,趙某當場賠付李某乙包括貨款、違約金、誤工費在內的12萬元損失,并承諾通過訴訟追討未結清的運費,李某乙則放棄刑事自訴。
不久后,趙某按法律程序開始追索未結清的運費,還與李某乙建立了長期運輸合作關系。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