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公曾在80分鐘內抽完6支香煙,他這是碰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很多人都只記得劉鄧,卻不知道鄧陳。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業待興,經濟建設成為國家發展的首要任務。鄧小平主政西南地區,在西南,他積極領導開展土地改革,同時,大力開展剿匪反霸工作,此外,他還大力支持陳云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財經工作。
當時,全國財經秩序混亂,通貨膨脹嚴重,威脅著新生政權的穩定。陳云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統一全國財政收支、物資調度和現金管理等。鄧小平在西南地區堅決貫徹這些政策,積極組織物資調配,從西南地區向全國其他地區輸送了大量的物資,為穩定全國物價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國家建設的穩步推進,鄧小平來到中央工作,與陳云在財經領域的合作更加緊密無間。
面對糧食供應緊張的嚴峻局面,鄧小平和陳云共同推動實施糧食統購統銷政策。此舉有效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糧食供應,穩定了糧食市場,為國家工業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工業建設方面,他們共同參與制定實施一系列重大項目,如 “一五” 計劃中的 156 項重點工程。為新中國工業體系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特殊時代結束后,陳云繼續和鄧小平合作。他毅然挺身而出,兩次堅定提議讓鄧小平重新回歸領導崗位。
1977 年 3 月中央工作會議前夕,陳云致信中央,明確指出:“鄧小平同志與陶鑄同志......中央必須為他們平反。”
同年 7 月,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上,陳云再度指出,鄧小平同志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其領導能力對中國發展意義重大。在陳云等老一輩革命家的不懈努力下,鄧小平最終得以復出。復出后,鄧小平投身到改革開放事業中。
然而,歲月不饒人,老干部們年事漸高,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面對日益繁重的領導工作,已顯得力不從心。陳云同志很早就敏銳地察覺到這一問題的緊迫性。
1979 年 3 月,在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陳云同志鄭重提出:“我們這些人都快到‘告老還鄉’的時候了,應當選拔幾位四五十歲、年富力強且富有才干的干部到財經委員會擔任‘后排議員’,讓他們參與大政方針的討論與決策,培養這樣的年輕干部對國家的長遠發展極為必要。”
鄧小平對此很認同,在他看來,干部新老交替能否順利實現,直接關系到改革開放事業能否行穩致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能否順利達成。
1986 年 10 月 11 日、16 日、29 日,韓先楚、劉伯承、葉劍英三位老戰友相繼離世。讓鄧小平和陳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盡早完成交班工作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1986 年 10 月 30 日上午,鄧小平參加完葉劍英追悼會后的次日,便與李先念一同前往陳云家中,進行了一次意義非凡的長談。
彼時,鄧小平 82 歲,陳云 81 歲,李先念 77 歲。三人落座后,陳云示意工作人員退下。
陳云警衛員趙天元回憶道:“我剛走到值班室,電鈴驟然響起,我趕忙轉身返回,打開辦公室門,只見李主席已起身正往門口走。三位老人見我進來,齊聲高聲喊道:‘煙,拿煙!’我急忙向鄧小平的秘書張寶忠要煙,他匆忙從口袋掏出一包已拆封的硬盒十只裝‘熊貓’牌香煙。我接過煙,邊走邊打開煙盒蓋,將煙遞給鄧小平后,便關上門退出。談話結束后,聽到電鈴聲,我迅速走進辦公室,李主席已從座位上站起,三位老人又交談了片刻。鄧小平和李主席離開后,我查看煙灰缸,里面有六個過濾嘴煙頭,這表明鄧小平在八十分鐘內抽完了六支香煙。”
如此,我們不難感受到此次談話內容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周刊:《晚年陳云與鄧小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