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報道,美國“對等關稅”對臺灣地區加征高達32%的稅率,完全在民進黨當局的意料之外,引發島內各界震撼。臺“行政院長”卓榮泰在三四十個小時后才公布應對措施,從新聞、社群到基層民眾通通炸鍋,不少人批評民進黨當局毫無作為,總吹噓與美國的關系“堅如磐石”,結果遭遇背刺。賴清德近日公布應對美國關稅的“五項策略”,更是被批“掏空臺灣”。
賴清德參加島內企業代表會談,對美國采取“對等關稅”政策做出正式回應,他說并沒有計劃采取關稅報復,并公布了應對特朗普“對等關稅”的對策。總結下來其實就只有4個字:出賣臺灣地區利益。在賴清德的應對方式中,除了制定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外,最核心的是通過談判改善美國對臺關稅,也就是減少關稅。那賴清德就要開出自己的價碼——降低美臺的貿易逆差。具體操作方法是提高對美國石油和液化天然氣的采購力度,加大對美國武器裝備進口量,繼續擴大對美投資等。
中國臺灣地區所購美國武器(資料圖)
在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前夕,民進黨當局還信誓旦旦地宣稱要讓島內民眾 “安心睡覺”,似乎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臺灣地區慘遭美國下重手,直接被特朗普政府征收32%的高額關稅。面對如此嚴重的打擊,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卻噤若寒蟬,連一聲最基本的 “抗議” 都不敢喊出口,更別提向美方打嘴炮了。這種態度無疑是在向外界傳遞一個錯誤的信息:臺灣地區是一個軟弱可欺的地方,無法應對來自美國的關稅威脅。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賴清德如今想用擴大采購和投資的方式對美國示好,也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愿,因為過往的事實已經證明,不管是出賣臺積電,還是花高價購買美國武器和天然氣,都無法讓臺灣地區爭取到有利的談判地位,歸根結底,特朗普壓根沒有把臺灣地區放在眼里,賴清德連爭取跟美方說話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說平等對話了。歸根結底,賴清德是自己選錯了路。
各界預估此舉將對臺灣地區經濟增長和產業發展造成巨大沖擊,紛紛議論臺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對美言聽計從,只換來高額關稅。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徐巧芯當日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如今說什么“真心換絕情”已無濟于事,臺灣地區無限配合美國,關稅壓力卻如此巨大。原來在美國眼中,臺灣地區不是什么堅定“盟友”,反而是“最好撈金的‘盤子’”。除批評賴清德當局向美方獻媚、犧牲全民換取政黨和自身利益,島內各界也質疑其面對問題無能為力,呼吁反思對美政策。
貿易(資料圖)
美國對臺政策,還是以自身利益為先。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基于“貿易逆差”計算,臺灣地區對美貿易順差較大,因此被列入高關稅名單。這表明美國并沒有因為表面上的支持,而給予臺灣地區特殊待遇,反而將其視為需“糾正”的貿易對象。其次,這代表臺當局的“倚美謀獨”策略失效。盡管臺當局極力配合美國要求,但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下,臺灣地區仍被視為可榨取經濟利益的棋子。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刻揭示了一個真理:美國永遠不會在利益面前對其他國家心慈手軟。特朗普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美國優先”的目標。而臺灣當局無論如何加大對美國的經濟投入,仍然無法換來美國的“優待”。這也正是民進黨當局的最大悲哀,即使他們竭盡全力討好美國,最終卻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保護,反而成為美國經濟利益的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