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8日,中國排協公布國家隊女排2024年集訓名單,名單如下:主攻:李盈瑩、張常寧、吳夢潔、王云蕗、莊宇珊、王藝竹、仲慧;副攻:袁心玥、王媛媛、高意、楊涵玉、王文涵、曾潔雅;接應:龔翔宇、鄭益昕、段夢可;二傳:刁琳宇、丁霞、許曉婷;自由人:王夢潔、倪非凡、許嘉楠。其中,丁霞、許嘉楠、仲慧、曾潔雅、楊涵玉、段夢可暫不參加集訓,集訓時間另行通知。也就是說,真正的集訓名單其實是:李盈瑩、張常寧、吳夢潔、王云蕗、莊宇珊、王藝竹、袁心玥、王媛媛、高意、王文涵、龔翔宇、鄭益昕、刁琳宇、許曉婷、王夢潔、倪非凡。其中,王文涵和莊宇珊顯而易見是為洛杉磯奧運會做出的前期隊員選拔和培養,許曉婷進入集訓名單也意味著如果她的發揮達到教練組的要求,或許奔赴波蘭打超級聯賽的丁霞也就沒有再戰巴黎的機會。
這個時候的張常寧的歸隊其實意義非凡。張常寧在東京奧運會后首次回歸國家隊,其后更是出征2024年世界女排聯賽,可以說是巴黎周期中國女排最大的變化。作為中國女排歷史上難得的全面型邊攻手,張常寧2014年入選國家隊后,本身是作為接應被郎導反正右翼做重點培養,不過當時的郎導可能已經預見了國家隊小主攻位置可能出現的隱患, 所以也讓她兼顧了左翼的訓練。果不其然,2015年世界杯前夕惠若琪因病退出國家隊,張常寧作為小主攻被推到前臺,正是她在這個位置的出色發揮,保障了大主攻朱婷的全力進攻,中國女排在2015年奪取世界杯冠軍,當時19歲的張常寧成為中國女排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主攻手。2016年里約奧運會和2018年女排世界杯,張常寧都是奪冠的主力球員,而且她在左右兩翼的無縫契合能力無人能出其右。
在東京奧運會上遭遇小組賽出局后,張常寧于2021年11月做了左膝手術,隨后退出了女排世錦賽的征程。巴黎周期開始時張常寧曾經發布聲明直言,自己無論從身體到心理,都暫時達不到國家隊的競技水平。2023年10月,張常寧重回江蘇女排的聯賽大名單,并參加了與北京女排的季軍爭奪戰。首回合比賽,張常寧7扣6中得到6分,接一傳6次,特別是在一傳和防守端表現不俗。在2月18日公布的新一屆中國女排集訓名單中,張常寧首次回歸。從當時國家隊邊攻線來說,其實張常寧的歸隊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張常寧是東京周期國家隊第一小主攻,其六輪一傳和防守的水平和能力是國家隊邊攻中最穩定的。而且她的發球、攔網和進攻三大主動得分手段的技術能力也一直在線,盡管因為傷病在進攻端的威力不如過去,但是其他環節的競爭力都非常強悍。
巴黎周期的國家隊強調了一個與東京周期不同的進攻理念,那就是光速拉開。其實白金一代在里約后周期已經開始在整體提速,不過和白金一代當時的高快打法不同,蔡斌指導提出的光速拉開的打法在二四號位的特別是二號位的進攻速度更快,兩邊端攔網進攻為了保障速度都降低了隊員的擊球高度。這種降低高度的搶速度的進攻方法也并不算是巴黎周期的發明,其實陳忠和指導在黃金一代就已經充分運用過這個戰術。當年楊昊和王麗娜的四號位平拉開進攻也同樣是降低了擊球高度來保證速度,張靜當時還因為跟不上不得不退出了國家隊。這種加快進攻速度的打法對一傳的要求極高,正常來說,一般的一傳到位都不太容易打出兩邊的快速拉開,需要一傳完美到位,而且也需要二傳極好的手指爆發力,起碼,從一傳環節來說,張常寧能夠支撐這種進攻。
換句話說,以巴黎前周期的李盈瑩+王云蕗+龔翔宇+自由人的一傳體系,其實都還是沒有能夠達到教練組的要求。其實中國隊的這幾位隊員的一傳能力都已經是非常好了,不過張常寧的歸隊,顯然可以讓球隊的發動機的效能達到更好的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