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莊花廳,被譽為江南第一花廳,耗時三年于1912年完工,占地面積745平方米,為一廳三堂結構,左右對稱,呈十三間頭三合院平面布局。
全宅裝修繁復,裝飾大量木雕,并融合石雕、堆塑、壁畫等傳統工藝,其中木雕為東陽木雕名家盧連水所作,堪稱民國時期東陽木雕與建筑結合的巔峰之作。
花廳為磚木結構,面積不大,粉墻飛檐近似徽派建筑,門窗與牛腿采用了透雕、深浮雕等技法,生動呈現了傳統戲曲故事。
史家莊花廳的木雕,不僅在工藝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題材的選擇上也十分豐富。除了常見的花鳥、人物,還有許多寓意吉祥的圖案。
疊雕是東陽木雕為木雕藝術奉獻的一門奇特工藝,形成層層疊疊的透雕效果。由于疊雕是分層雕刻再安裝,每層的畫面內容都很豐富,而且層次感強,極具中國畫的神韻。
有道是明代木雕看盧宅,清代木雕看馬上橋,民國木雕看史家莊。
東陽素以木雕聞名,宋時盛極一時,至明清更是登峰造極。東陽木雕構圖飽滿、層次分明,無論浮雕還是深雕,無不精美絕倫。
花廳主人葉樟朝,幼年喪父,長大后在上海等地經營火腿生意,后來成為史家莊的首富。1909年,葉樟朝開始實施兒時夢想,建造超群的豪華住宅。
東陽木雕發源于浙江東陽,由唐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是中國民間雕刻藝術的優秀代表。
東陽木雕以平面浮雕為主,散點透視構圖,層次豐富,色澤清淡,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2006年,東陽木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陽這片有著深厚木雕藝術底蘊的土地,孕育了一代代醉心于雕刻藝術與創作的藝人,正是這些藝人對木雕藝術的潛心追求,成就了東陽木雕這個輝煌的傳統產業,也使東陽木雕作品走向世界。在一代代木雕藝人的傳承與推動下,這門藝術歷經千年,不斷演變創新,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