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后的烈士陵園煥然一新,更加莊嚴肅穆了。”清明期間,前來緬懷先烈的社會各界人士在看到提升后的陵園,紛紛發出贊嘆。
為深入弘揚英烈精神、提升愛國主義教育功能。近日,我市烈士陵園進行了升級改造,通過優化園區環境、完善配套設施,著力打造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走進烈士陵園,映入眼簾的是改造后煥然一新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園內道路干凈,基礎設施完善,令人肅然起敬。
我市烈士陵園位于城區南部,始建于1966年,占地20多畝,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該陵園將可以找到并認定的沁陽籍革命烈士遺骨埋葬于此,樹立墓碑。對于無姓名有遺骨的外籍烈士,也樹立墓碑。
此外,還有一些在解放沁陽期間犧牲的外地籍革命烈士,也部分安葬于此。每年清明節期間,社會各界群體以及廣大群眾等,會分批前往烈士陵園為烈士默哀并掃墓,緬懷先烈功績,激勵后人。
由于陵園建設年代已久,園內基礎設施老舊。清明節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多方協調資金,對烈士陵園的墓碑、甬道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提升改造,不斷夯實其紅色教育主陣地作用。
“前期,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大力支持下,申請政策性資金90萬元,把陵園整個墓區240個墓碑進行維修,墓區甬道進行了鋪設,還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進行修繕。通過這次清明節緬懷先烈活動,得到了社會各屆人士的認可和好評。”市烈士陵園主任郭松說。
據了解,清明節期間,我市共接待登記各類參觀緬懷單位團體、軍隊、中小學生37場次,社會各界現場祭掃人數2707人次。其中烈屬45人,退役軍人42人,社會各界1990人;群體性祭掃活動16場次,代祭掃烈士墓個數266個,代祭掃烈士人數290人次;網上祭掃1220人次,獻花1220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對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進行整體改造升級,讓革命烈士的事跡更好地呈現給群眾。同時,我們也將做好陵園日常環境維護、設施檢查、祭掃服務等工作,為講好英烈故事,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郭松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