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編者:王立綱(《青年記者》編輯)
來源:“青年記者雜志”微信公眾號
新 政
四部門聯合部署數字鄉村專項行動
最近,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的通知》,在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等8個重點省(市)部署開展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通知》明確了行動目標:通過2年左右時間,重點省(市)數字鄉村建設取得突出進展。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持續壯大,農村網絡零售額穩步增長,城鄉數字鴻溝加速彌合,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均衡可及,鄉村治理效能顯著提高,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實現“雙增收”,帶動全國數字鄉村發展邁上新臺階。重點省(市)結合所轄縣(市、區)經濟基礎、資源稟賦、參與意愿等實際情況,確定納入專項行動范圍的縣(市、區)比例。
四部門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
最近,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辦法》共14條,將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合成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虛擬場景等信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包括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其中,顯式標識是指在生成合成內容或者交互場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聲音、圖形等方式呈現并可以被用戶明顯感知到的標識。隱式標識是指采取技術措施在生成合成內容文件數據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戶明顯感知到的標識。《辦法》明確,對生成合成內容添加顯式標識,在生成合成內容的文件元數據中添加隱式標識。
中國新聞獎評選文件修訂
中國記協于3月13日印發了《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第35屆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報送通知》。本屆評選加大對“短實新”作品的傾斜力度,增加輿論監督作品和時事評論作品的參評數量,鼓勵報送參與中宣部上年度組織開展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文化中國行”、“新春走基層”、“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等重大主題宣傳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作品。
新 創
三大央媒開啟“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欄
3月19日,《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等主要央媒開啟專欄“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講述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故事,激勵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澎湃發布微短劇“百劇共創”項目
3月20日,澎湃新聞在短劇頻道上線兩個月之際,發布精品微短劇“百劇共創”品牌項目,將聯合7家微短劇行業伙伴,設立6000萬元的啟動資金池,也將通過全媒體矩陣投入價值1億元的宣傳資源。項目目標是在三年內孵化100部題材多樣、精良制作的微短劇,為行業提供精品標桿。這7家合作伙伴是華策影視、七貓文化傳媒、上影文化科技、咪咕數媒、九州文化、聽花島和容量短劇。
江西日報社聯動全國主流媒體推出手繪長卷《大國72變》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江西日報社聯動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主流媒體,策劃推出手繪長卷《大國72變》,一起回顧72年來新中國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共同感悟“中國之治”的巨大魅力。
湖南日報聯合5家省級黨報推出《向總書記報告·中部新答卷》融媒體報道
今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湖南日報聯合河南日報、山西日報、安徽日報、江西日報、湖北日報5家省級黨報,共同推出《向總書記報告·中部新答卷》融媒體報道,展示一年來中部6省牢記囑托、奮勇前行,創新發展、加速崛起的新答卷。
新甘肅客戶端、甘肅發布聯動10省區市政務新媒體共繪文化傳承新畫卷
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新甘肅客戶端、甘肅發布聯合北京發布、四川發布、江西發布、山西發布、湖北發布、云南發布、青海發布、新疆發布、西藏發布、海南發布10家政務發布新媒體,共同策劃推出“地標里的中國——共繪文化傳承新畫卷”聯動主題報道,以各地地標性建筑為載體,展現中華文化多樣性與傳承創新成果。通過全國政務發布新媒體大聯動,呈現文化遺產保護、文旅融合、城市發展等寶貴實踐經驗,展望文化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新愿景。
黔新青陜四省區黨報聯動推出“空氣罐頭”報道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貴州日報聯動新疆日報、青海日報、陜西日報,以“空氣罐頭”為生態符號,彰顯西部地區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責任與擔當。從貴州的“竹海罐頭”到新疆的“沙漠罐頭”,見證著“人竹相依”和“人沙和諧”的生態奇跡;從青海的“江源罐頭” 到陜西的“秦嶺罐頭”,則訴說著“青海藍”的生態自信和“國家綠肺”的清新活力,描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十家媒體聯動推出《中國機器人,集結!》融媒體策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頂端新聞、極目新聞、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現代快報、潮新聞、封面新聞、新黃河、新福建、瀟湘晨報十家主流媒體聯動,走進當地機器人企業,推出《中國機器人,集結!》融媒體策劃,采訪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聚焦各地科技創新動能強勁的高質量發展舉措,勾勒中國經濟新圖景,展現中國經濟的創新活力。
長城新媒體推出聯動報道《京津冀對話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地處河北的長城新媒體集團聯動北京日報、天津津云新媒體等京津冀三地主流媒體,江蘇廣播電視總臺、潮新聞、安徽新媒體集團等蘇、浙、皖主流媒體,以及南方+、廣東廣播電視臺等共9家省級媒體,推出特別策劃《京津冀對話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邀請來自三大區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圍繞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產業鏈建設與協作、區域協同機制創新、綠色低碳發展4個主題,推出視頻、文字、互動長圖等多樣態報道10篇,共話三大區域如何發揮各自優勢攀“高”向“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沖在前、走在先,共筑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創新實踐。
內蒙古日報攜手三省區黨報推出“共筑祖國北方綠色長城”特別報道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內蒙古日報聯動新疆日報、青海日報、甘肅日報,策劃推出“共筑祖國北方綠色長城”全媒體報道,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全景式呈現各地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深入推進“三北”攻堅戰取得的創新實踐和階段性成效。
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上線
為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國家知識產權局完成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項目建設,將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升級改造為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于3月10日正式上線。該平臺整合優化了現有各類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系統,集合了執法支撐、綜合監管、保護監測等功能。創新主體可以獲取質押許可等知識產權運用情況,監測重點產業、共享專利權評價報告及侵權線索,社會公眾可通過公共服務門戶獲取各類知識產權業務辦理入口,進行基礎數據查詢。該平臺還實現了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專利代理機構審批、專利和商標代理監管等電子化業務辦理流程。
《東營日報》全新改版
3月1日,在東營市融媒體中心成立兩周年之際,《東營日報》全新改版。此次改版,重新梳理了內容架構,以更為敏銳、深邃的視角,緊緊把握時代的前沿動態,精準捕捉東營本地發展的強勁脈搏,深入挖掘東營在經濟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突破、文化傳承弘揚等方面的生動實踐與鮮活案例;深入挖掘政策背后的意義,關注城市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決策,力求為受眾展現全面、準確的時政動態,助力受眾把握時代脈搏,洞察城市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大對民生關切問題的報道力度,用細膩入微的筆觸,將百姓的故事娓娓道來,真切反映受眾的心聲訴求,積極為受眾排憂解難,賦予新聞以更多的人文關懷與溫度。
“貴州日報智媒創建啟動暨天眼新聞7.0創優版上線”系列活動舉行
3月2日,“貴州日報智媒創建啟動暨天眼新聞7.0創優版上線”系列活動在貴陽舉行。在天眼新聞客戶端上線6周年之際,貴州日報正式推出天眼新聞7.0創優版,攜手兩位新朋友——全新接入的AI伙伴DeepSeek和全新上線的品牌IP“政前方”, 匯聚八方智慧與廣泛社會資源,正式開啟智媒發展新篇。
洛陽國際傳播中心暨洛陽國際傳播聯盟成立
3月19日,洛陽國際傳播中心暨洛陽國際傳播聯盟在洛陽日報社成立。洛陽國際傳播中心由洛陽日報社運營管理,是洛陽市推動國際傳播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話語權的重要平臺。中心將立足洛陽,整合政府、媒體、學術機構及社會資源等,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傳播體系,致力于打造“世界讀懂洛陽的窗口”。活動現場,洛陽國際傳播聯盟宣布成立。
專業級主持機器人入職浙江衛視
3月17日,浙江衛視首位專業級主持機器人“藍小天”正式上崗。在浙江衛視(中國藍新平臺)《好戲看浙里》節目錄制現場,虛擬主持人谷小雨和她的新同事——機器主持人“藍小天”同臺登場,首次實現“數智雙主持”的創新場景。 機器主持人“藍小天”胸前配備了高精度麥克風,頭頂加裝了視覺識別系統,接入了DeepSeek等多個最新大模型,不僅能通古博今,還能用中英文流利地互動交流。
重慶電影集團與重慶市兩高校簽約共建數字電影產業學院
3月17日,重慶電影集團攜手重慶傳媒職業學院與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舉行共建數字電影產業學院簽約暨揭牌儀式,未來,三方將共建“數字電影產業學院”,推動重慶電影產業發展。該學院將以兩所高校現有與電影產業密切相關的專業為基礎,并于今年啟動招生。
經 營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準注冊33億元中票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近期在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獲準注冊33億元中期票據,其中普通中票注冊金額20億元,永續中票注冊金額13億元,注冊日期為2025年2月20日。首期擬發行金額5億元,品種為普通中期票據。經東方金誠綜合評定,發行人主體信用評級為AA+,評級展望穩定。
東莞成立“媒體AI產業平臺”賦能千行百業
3月14日,“東莞智媒AI產業賦能基地”正式揭牌,依托東莞融媒集群,打造常態化學習平臺,推進學習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不斷把學習成果轉化成推動東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除了賦能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提升生產力外,“東莞智媒AI產業賦能基地”將努力開辟新業務、進軍新賽道,積極賦能千行百業,包括政務服務、先進制造、服務業等,推動“東莞制造”向“東莞智造”轉變,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AI產業高地注入強勁動力。
《澎湃城市報告》推出付費訂閱
從2025年開始,《澎湃城市報告》開啟付費訂閱,分為印刷版訂閱與客戶端訂閱兩種。《澎湃城市報告》創刊于2022年8月,一年12期,堅持“真問題,深研究”,用“腳力”做調研,用“腦力”想問題,用“筆力”寫報告。《澎湃城市報告》堅持第一手調研、深度訪談、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等方法,秉持以人為本,重點關注營商環境、消費文化、可持續發展等領域,聚焦上海城市發展,輻射長三角城市群,與全球城市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