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感覺,上了年紀后,我們的身體似乎越來越難從損傷中恢復,活力大不如前?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身體里那些負責修復和再生的各類細胞,它們平時處于靜息狀態,保存實力,等著在關鍵時刻(比如受傷或感染時)被喚醒,加入恢復工作。而隨著衰老,這些細胞卻……越來越難被喚醒。
為什么會這樣?就在昨天,來自《Cell》上的一篇研究,就為我們揭示了這背后一個出人意料的機制[1]:靜止細胞內的巨自噬過程,可能會損傷細胞內部的清除系統——溶酶體,從而限制了它們的再激活,使得細胞一睡不起。
沉睡、喚醒
就拿干細胞給上述說的這種現象舉個例,它們平時處于靜息期(G0期)的沉睡狀態[2]。在此期間,它們依然保留著分裂、分化的能力,只要收到信號(如組織損傷),就能立馬被喚醒,投入到組織修復和再生的工作中。
圖注:細胞周期
不過就算進入休眠模式,細胞內部也不是完全風平浪靜。時間一長,它們依然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bug蛋白質(功能出錯、折疊異常)。如果不及時清理,它們就會像垃圾一樣越堆越多,最后抱團形成蛋白質聚集體,加速衰老。
圖注:利用Proteostat檢測細胞內的錯誤折疊和聚集的蛋白質,發現在長時間“沉睡”的細胞內部會逐漸堆積起不少這類蛋白質“垃圾”(右圖中)
堆了這么多“蛋白垃圾”,細胞肯定不能干看著不管,它們會啟動巨自噬(Macroautophagy)程序。通過ATG-9(形成自噬體的關鍵跨膜蛋白)包裹異常蛋白聚集體,并將它們運往最終的目的地—溶酶體,進行徹底地分解消化和回收利用。
圖注:圖左看到綠色溶酶體(SCAV-3::GFP)上覆蓋著洋紅色的聚集體(在MERGE圖中呈現白色或紫色重疊),右圖顯示正常細胞中,有很高比例的溶酶體(約50%-85%)都與這些聚集體相關聯
到此,巨自噬完美地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一切似乎都在按好劇本發展。
巨自噬的意外副作用
然而,線蟲模型卻給了科學家們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反轉:在長時間“沉睡”的線蟲里,過度的巨自噬反而成了問題!持續超負荷運轉的巨自噬過程,會不停地將大量蛋白垃圾一股腦地全送往溶酶體。最終引發溶酶體的膜結構受損,導致功能紊亂,傷及細胞本身。
圖注:L1期(生命周期的初始階段)停滯階段的幼蟲出現溶酶體損傷
在L1期停滯的幼蟲中,溶酶體損傷標記物形成了明顯的點狀結構,幾乎明示溶酶體開始出現不對勁。為了進一步確認,科學家們利用Galectin-3蛋白(損傷標志物),發現這些Galectin3點狀結構與溶酶體完美重合,大亮紅燈,實錘溶酶體的損傷。
所以,“停滯”導致溶酶體損傷,這跟巨自噬有啥關系?實際上,這種損傷很大程度上是由巨自噬引起的。在巨自噬功能異常的突變體中,科學家們發現Galectin3標記的溶酶體數量肉眼可見地減少,溶酶體的損傷程度降低。
圖注:重合部分(紅色)表示出現溶酶體損傷,Z1-Z7為單個溶酶體的不同平面
而且,這種自噬導致溶酶體損傷的現象,除了在線蟲中觀察到外,在實驗室培養的人類和小鼠細胞中,同樣得到了證實。
圖注:3T3(小鼠細胞)、C3H/10T1/2(小鼠細胞) 和 ARPE-19(人細胞),P為增殖狀態、Q為靜息狀態。藍色越多代表溶酶體損傷越強
這下證據鏈就閉環了:巨自噬就是導致靜止細胞溶酶體損傷的真兇。
修復、協同
受損的溶酶體不僅處理垃圾的效率低下,更可能影響細胞感知營養、調控關鍵生長信號(如mTORC1通路)的能力,讓整個恢復的過程卡殼。那細胞就沒有相應的修復機制,只能坐視不管嗎?顯然是有的。第一個解決方法是:通過IRE-1/XBP-1信號通路進行修復。
IRE-1/XBP-1是幫助細胞從長期靜止到復蘇的關鍵信號通路,它能重新激活細胞感知營養和生長因子的關鍵通路—mTORC1通路,恢復細胞增長。
圖注:缺乏IRE-1或XBP-1的線蟲,在給予食物后它們絕大多數都無法像正常細胞那樣重新啟動發育,左上角縱坐標表示能夠從L1期停滯狀態恢復并繼續發育的動物的百分比
除了喚醒沉睡細胞,IRE-1/XBP-1還有另一層身份:修復受損溶酶體。研究表明,在長時間的休眠中蘇醒后,功能正常的線蟲能通過IRE-1通路,有效清除溶酶體上的損傷標記(Galectin3點狀體)和內部累積的蛋白質垃圾。
更重要的是,IRE-1還能確保溶酶體膜上的蛋白能保質保量地生長、成熟,就比如負責溶酶體消化的CPL-1蛋白。相比之下,缺乏IRE-1的線蟲,在修復與再生中均出現明顯缺陷,導致它們溶酶體在經歷長期休眠壓力后,無法恢復正常功能。
圖注:突變體ire-1線蟲在重新喂食后,其溶酶體功能無法恢復
除了IRE-1/XBP-1信號通路的修復外,還有另一條路子:“1+1>2”的協同效應……這從何而來?科學家們發現,無論是單獨抑制巨自噬(atg-9突變),還是單獨增強溶酶體功能(過表達HLH-30),都只能帶來有限的、部分的恢復(下圖藍、綠色)。
圖注:縱坐標表示能夠從L1期停滯狀態恢復并繼續發育的動物的百分比
然而,當這兩種方法同時實施——一邊適度抑制巨自噬,另一邊增強溶酶體功能后,這些線蟲的“喚醒”能力得到了驚人的、近乎完全的拯救,其恢復發育的速度遠超任何單一干預措施,幾乎達到了正常野生型的水平(上圖紫色)。
最后總結,靜止細胞的再激活(重新進入細胞周期)能力受到一個內在因素的限制—巨自噬過程本身會導致溶酶體損傷,使得細胞難以“蘇醒”。而要克服這個障礙,細胞需要依賴IRE-1/XBP-1信號通路來修復受損的溶酶體,恢復其正常功能,讓細胞順利過渡至增殖狀態。
圖注:本文機制圖
時光派點評
與平時我們認為自噬抗衰略有不同,本次的研究揭示了自噬在特定細胞狀態(靜止)下的復雜性—其作用可能并非是全然的有益。過度自噬通過損傷溶酶體,反而阻礙了細胞的再生潛力。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要全盤否定自噬的益處,未來的抗衰策略,我們可能需要更加關注細胞的狀態。尋找自噬與溶酶體處理能力之間的平衡點。
—— TIMEPIE ——號外!時光派第六屆衰老干預論壇火熱籌備中!集結哈佛、劍橋、北大、巴克研究所等40+學者與行業領袖,于9月20日-21日空降上海,衰老干預特別課程:洞悉長壽行業,搭建合作平臺丨生物極客閉門會議:聚焦抗衰實踐可復制性丨抗衰科技博覽會:五大方案,產學深度交融。千人”長壽盛會“,期待有你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