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有一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內蒙古額濟納旗。如今,“神舟十九號”即將帶著使命與榮耀歸來,它的著陸場就設在額濟納旗境內。這片土地與祖國航天事業的緣分,宛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神舟與額濟納跨越星辰的深情聯結
2024年10月,神舟十九號載著三名航天員從額濟納境內的東風航天城飛向太空,如今又將回到祖國的懷抱。這一去一回之間,額濟納與神舟飛船的故事,是中國航天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首往昔,1999年神舟一號在額濟納旗境內的東風航天城首飛成功,開啟了額濟納與中國航天的不解之緣。如今,神舟十九號即將著陸,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在這不斷發展的航天歷程中,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跡,成為航天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額濟納:默默奉獻的英雄之地
額濟納不僅見證了“神舟”系列飛船的騰飛,更是航天英雄們背后的支持者。這片美麗而廣袤的土地,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曾經,生活在這里的草原兒女,懷著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在這片水草豐美的地方譜寫了壯麗的奉獻之歌。60多年前,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和國防建設,額濟納旗的人民主動遷出水草豐美的牧場。這一遷,就是無數的艱辛與奉獻。
“最好牧場為航天”的傳奇歷程
(一)一遷:從老西廟到賽漢陶來
1949年11月5日,額濟納旗人民政府成立。1951年9月,人民政府駐地由達來呼布遷至老西廟。1953年9月,又從老西廟遷至賽漢陶來。
(二)二遷:從賽漢陶來到寶日烏拉
1957年,額濟納旗人民政府駐地確定為寶日烏拉(今東風航天城)。1958年初,部分機關遷至寶日烏拉時,卻接到停止搬遷通知。然而,額濟納人民為國防建設奉獻的決心從未改變。
(三)三遷:從寶日烏拉到達來呼布
1958年5月12日,為國防建設需要,巴彥寶格德和依如布拉格兩個蘇木的機關、牧民開始了搬遷。260戶1112人,占全旗總人口的四分之一;70381頭(只)牲畜,占總數的一半。他們帶著簡單的生活用品,踏上艱辛的遷徙之路。駱駝和毛驢蹄掌磨破了,就用布和皮子包裹。這一遷,額濟納人民把自己世代居住的大片牧場奉獻給了國防事業,輾轉遷徙走過1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搬遷背后的動人堅守
搬遷的歲月充滿艱辛,然而額濟納旗各族人民始終堅守著對祖國的愛與奉獻。就像當年參與搬遷的策日瑪老人回憶的那樣。
“搬遷時,部隊派車拉走了老人、孩子和行李。我們含著淚拆了蒙古包,收拾細軟,牽著駱駝、毛驢,趕著牛羊,帶了一些簡單的食物、生活用品就離開了家鄉。途中,駱駝和毛驢的蹄掌都磨破了,就不斷用布和皮子包裹……看著今天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在額濟納得以實現,回想起當年我們艱辛的大搬遷,我覺得很值得,我為此感到無比驕傲。”
航天夢與愛國情在這里傳承
從搬遷的那一刻起,額濟納就與國防和航天事業緊緊相連。60多年來,額濟納旗各族人民以支持國防為己任,與駐扎部隊軍民同心。
在額濟納的土地上,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船,從人造衛星到載人航天,從天宮一號到天宮二號成功發射,這里見證了中國航天的無數個第一,也成就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
而如今,寶日烏拉嘎查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眾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前來,回顧那段感人歷史,了解航天偉業,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實現中國夢注入奮進力量。
來源:《額濟納旗融媒體中心》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