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一個自媒體作者群里,群友們在爭論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如今,各類AI創作工具正變得日益強大,它們生成的內容甚至在水平上超越了人類創作者。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這些真人作者的創作意義究竟何在,又該何去何從呢?
其實,這并不是我第一次感到困惑,2022年我在考慮是否要做一個數碼科技類自媒體的時候,內心也有類似的困惑:數碼科技類自媒體行業發展至今已相當成熟,諸如中關村、太平洋、IT之家、Cnbeta等老牌IT媒體,早已在行業內站穩腳跟。如果我要涉足其中,我的核心優勢是什么?有什么核心競爭優勢?
那段時間,我絞盡腦汁,一心想要找到一個切實可行、能說服的理由,只有確定自己具備某種核心競爭優勢,能夠確保自媒體的運營取得成功,我才覺得應該去做。
但是,那段時間我越想越絕望,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優勢,處于絕對、壓倒性的劣勢,認為自己絕無成功的可能。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長時間,讓我遲遲下不了決心,拖延了許久。
不過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思索,我還是勉強找到了一個勉強能說服自己、可以下場一戰的理由,那就是接地氣。
具體來說,我的讀者大部分都不是專業人士,而是普通的數碼科技愛好者,他們主要希望能獲取一些最新、實用資訊。基于這一特點,我決定盡可能讓內容接地氣、口語化,盡量避免使用過多專業術語,將讀者的閱讀成本降至最低,——說白了,就是怎么“low”怎么來。
同時,考慮到數碼科技類內容常常較為枯燥,對于非嚴肅題材,我會盡力將其寫得詼諧幽默,賦予內容一定的張力和娛樂性。
比如,在寫作過程中,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我常常會巧妙引用“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又不是不能用”、“像素不是越高越好,攝像頭不是越多越好”、“垃圾佬”以及“遙遙領先”等在數碼圈內廣為流傳的熱梗,瞬間就能拉近我與數碼科技愛好者和讀者們的心理距離。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驗證,我欣喜地發現這條創作思路切實可行。在眾多作者都圍繞相同題材進行創作的情況下,我的作品為什么更能吸引讀者呢?
那就是因為我作品口語化、接地氣的風格,讓讀者易于理解,再加上詼諧幽默的表達,讓他們在獲取有價值信息的同時,還能收獲一份輕松愉悅的心情,這就是我最大的優勢。我曾收到一位讀者的評論:“這個人的文章我都愛看”,這相當于是對我的寫作風格的肯定,讓我深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
對于如何應對AI寫作帶來的沖擊,我的觀點也是一樣:AI寫作缺乏獨特的風格和靈魂。作為真人作者,只要能夠樹立、堅守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就能夠在創作的道路站穩腳跟。
下面,我舉一個生動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
前些天,我寫過一部短篇小說,在其中一個情節里,女主角故意調侃男主角,臺詞是這樣的:“那以前說過的這些話,就能這么算了嗎?你曾經害我多少次傷心難過,你知道嗎?你這個沒良心的榆木腦袋!——我今天一定要狠狠打你一頓出口氣,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我把這段對白發送給DeepSeek請求點評修改,它給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見。然而,最后我靈機一動,將這段對白中的最后一個“我”字替換成了“老娘”。如此一來,整個對白的幽默成分瞬間提升了一個檔次。這種靈活運用語言、巧妙增添情感色彩的能力,恰恰是AI目前所難以企及的。
綜合上述,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無論面對多么強大的競爭對手,我們都必須樹立并始終保持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我們不需要贏得所有讀者的喜愛,只需要贏得一小部分志同道合的讀者,就足以在創作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