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4月5日,美國多地爆發超1000場“住手!”抗議活動,民眾強烈反對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這一事件猶如一記重錘,敲響了特朗普政策失誤的警鐘,也讓美國民眾真切地感受到了錯誤政策帶來的代價。 特朗普執政以來,在國際事務和國內政策上均采取了一系列激進舉措。在國際上,他的關稅政策堪稱“災難”。特朗普宣布對全球多數貿易伙伴征收10%的基準關稅,對部分國家征收更高關稅。這一政策瞬間引發全球市場動蕩,美國股市率先“崩盤”。
政策宣布次日,美股慘遭“血洗”,投資者恐慌情緒蔓延,紛紛拋售股票。據相關數據,短短兩天內,美股蒸發了高達6.6萬億美元的市值,這無疑是對美國金融市場的沉重打擊,眾多投資者資產大幅縮水。而在國際經貿領域,美國的關稅政策等同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依賴度頗高,新關稅直接導致民生成本飆升。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美國人大量依賴進口的咖啡、新鮮蔬果及橄欖油等,均面臨大幅關稅提升。
特朗普(資料圖)
來自拉美的香蕉、巴西和哥倫比亞的咖啡要被加征10%關稅;歐盟葡萄酒、橄欖油關稅達20%;印度香米和泰國茉莉香米關稅更是分別高達26%和36%。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算,關稅將使美國家庭年均消費支出增加3800美元,服裝和紡織品價格上漲17%,家具價格漲幅或達46%。餐飲行業也深受其害,俄勒岡州一家餐廳老板稱,進口葡萄酒銷售額占其收入約四分之一,20%的關稅可能迫使菜單漲價,可疫情后的通脹已讓顧客對價格極為敏感。
在供應鏈方面,特朗普期望制造業回流美國,然而現實卻事與愿違。新澤西州一家儀器制造商表示,因芯片依賴東亞供應鏈,中國生產的電路板難以在其他地方采購,54%的關稅疊加原有25%的稅率,客戶很可能放棄采購。美國家具協會稱,盡管支持“制造業回流”,但本土生產面臨人才短缺、成本高昂等難題,至少需十年才能實現。汽車行業同樣未能幸免,斯泰蘭蒂斯集團因25%的進口車關稅,宣布臨時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工廠,致使美國本土900名工人失業。
普京(資料圖)
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的表現也差強人意。他上臺后積極推動俄烏和談,本以為普京希望盡快實現和平、對結束沖突態度認真,判斷依據是俄羅斯經濟衰退。但事實卻是,普京更看重地緣政治目標,俄烏停火談判陷入僵局。北約高級官員指出,盡管普京稱“支持停火”,但烏克蘭戰場上毫無停火跡象,俄軍仍在推進,還對基輔發動導彈襲擊。
美俄談判多次提出停火提議,如“全面停火30天”“黑海停火”等,普京政府均提出諸多前提條件,包括消除危機根源、確定停火監管措施和監督方、烏克蘭停止接受西方軍援、解除對俄部分金融制裁、讓俄銀行重返SWIFT系統等,致使停火提議難以達成。特朗普政府逐漸意識到誤判,特朗普承認憤怒,認為普京拖延時間、提議偏離目標,威脅對俄能源出口加征“二級關稅”,但這一威脅至今也未真正落實。
美國爆發抗議(資料圖)
在國內政策方面,特朗普的舉措也引發眾怒。他授權馬斯克裁減聯邦政府機構,大規模解雇聯邦雇員,裁撤多個政府機構,削減醫療項目撥款,還驅逐移民。這些政策導致美國國內社會矛盾激化,民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美國國稅局超過2萬名員工被解雇,占到其員工總數的25%;社會保障管理局裁員7000人,并停止對數百萬申領者提供電話服務,這讓眾多依賴這些福利的民眾生活陷入困境。而驅逐移民政策使美國農業、建筑和服務業等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勞動力短缺,影響產業發展,進一步沖擊美國經濟。
如今,美國民眾用大規模抗議表達對特朗普政策的強烈不滿。4月5日這一天,美國50個州舉行了約1300場抗議活動,超50萬人參與。抗議者反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移民政策、削減社會福利等政策,高呼“我們不想要這樣的美國”。就連海外的美國人也在柏林、巴黎、倫敦等城市集會,反對特朗普的內外政策。 特朗普一系列政策失誤,已讓美國經濟和社會陷入困境,3億美國民眾正在承受這些錯誤決策帶來的代價。未來,美國將走向何方,特朗普又該如何應對這一亂局,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