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A股市場大跌,4月8日A股聯手港股開啟反彈模式。
來源:wind,截至2025/4/8,指數/基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
但是,有小伙伴表示:我持有的部分ETF4月8日為什么沒有跟上指數表現,明明指數是漲的,ETF為什么會下跌呢?難不成這個跟蹤小狂人偷懶了?
偷懶偷吃都是不存在滴。其實是因為有些指數4月7日大跌超10%,而A股大部分ETF場內價格有10%的漲跌幅限制,所以這部分ETF4月8日就會有補跌的情況。
來源:wind,截至2025/4/7,指數/基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
我們知道,指數的漲跌幅是由一籃子成分股的價格按特定規則計算得出。A股股票中大部分都是10%的漲跌停限制,但是創業板和科創板股票的漲跌幅限制可以達到20%,而港股股票則沒有漲跌停限制。
目前A股交易的ETF中,只有科創板或創業板股票權重占比超過80%的ETF的漲跌幅限制可以放寬到20%,其余ETF還要遵循10%的漲跌幅限制。
那么一旦指數成分股包含幾只科創板、創業板或者港股市場的股票,遇到4月7日這種極端的市場行情,指數跌幅就可能突破10%,比如我們看到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4月7日跌18.2%、中證20004月7日跌12.83%、中證10004月7日跌11.39%。而對應的港股科技ETF(513020)、2000ETF(561370)、中證1000增強ETF(159679)4月7日也都悉數跌停。但ETF價格受限于10%跌停板,還是無法同步反映指數的全部跌幅。相當于ETF收盤的價格還是低于實際的參考凈值,所以也就出現了大幅溢價。
下圖幾只ETF分時圖可以看出,4月7日的IOPV參考凈值(粉色)明顯低于盤中交易價格(藍色),導致溢價較高。所以4月8日開盤后這些ETF就會補跌,把4月7日少跌的再還回去,盤中價格和IOPV參考凈值逐步接近,最終也就抹平了溢價。
來源:wind,截至2025/4/8,指數/基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
這就導致很多投資者持有的ETF4月8日表現與指數存在較大差異,其實就是要先把4月7日ETF少跌的部分還回去。畢竟ETF的跌停板只是延緩了下跌,不可能讓這個下跌憑空消失掉,所以第二天基本上都是要補跌的。
比如港股科技ETF4月8日收跌6.09%,而它跟蹤的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4月8日收漲3.41%,看上去好像跑輸了9.5%,但是別忘了它4月7日溢價率9.8%。這么一算也就大差不差了。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