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東漢末年的亂世讓百姓民不聊生,社會因為這些諸侯的混戰變得動蕩不已,但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中,涌現出了很多的英雄豪杰。在亂世中,最看重的就是一個人的武力值,要是說到三國時期武力值最強的人不得不說的就是呂布了。
呂布雖說是武力值很高,但是他在三國乃至后世的名聲卻并不好,其中原因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提起呂布總能讓人聯想到董卓,其實董卓在當時那也是一個風云人物,畢竟他也算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不過他最后還是喪命在自己的義子手中,董卓是萬萬沒有想到呂布會殺自己,在臨終前董卓雙目充血盯著呂布說出一句狠毒的詛咒,七年后呂布果真是在白門樓喪命。
一、天怒人怨
其實董卓能夠興起,正是因為他出生在一個好的時代,為什么說時代鑄就英雄就是這樣。董卓的父親是一個小官,他也算是出身于一個官宦之家。并且因為自小就是生活在邊關的,所以董卓的性格也很是豪爽,甚至和少數民族都能夠打成一片。
在這也能夠看出董卓在人際關系上處理的很得當,真正讓董卓實現人生轉換的還要從他參軍說起。雖說最開始董卓只是一個小士兵,但他很快就通過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晉升。最初董卓對自己的部下確實是沒話說的,他甚至會將朝廷給自己的俸祿拿出來給這些士兵。
他的行為也讓軍中不少人都愿意跟隨在他的身后,對他言聽計從,在地方的工作經歷也讓他很好地鞏固了自己的勢力。董卓固然是有野心的,有野心的他怎么會甘心一直居于人下呢。公元189年也是董卓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在袁紹的建議之下,何進決定邀請董卓進京,幫助他去除十常侍。其實在今天我們看來就能夠明白這就是一個“昏招”宦官的手中沒有兵權,當前已經開始步入亂世,什么都沒有兵權重要,十常侍即使影響力再大也只是宦官,還是要依靠皇帝的。
但是董卓就不一樣了,他的手中是確實有實權的,董卓一看還有這樣的好事。當即就收拾東西帶著軍隊進京了。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就連何進自己都沒有想到他根本就等不到董卓進京,他就喪命了。
等到董卓進京后所面對的就是一片混亂的京城,正好就讓董卓坐收漁翁之利了,董卓當前不僅是控制了小皇帝,并且因為有皇帝在手,直接就控制了整個京城。但這些權利并沒有讓他滿足,他竟然動了廢帝的心。
其實這也是董卓立威的一種手段,他定然是想要整個朝堂中都能聽他的,當前董卓連皇帝都能夠輕易的更改,還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
此時的董卓權力達到了巔峰,同時他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卻一落千丈。尤其是他之后殘忍地殺害了何太后,甚至能用十惡不赦來形容董卓。
本身他進京后專權就已經讓很多人不滿了,當前他的這一舉動更是讓各個階級都對他深痛欲絕,弒君這一罪名簡直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大罪。
董卓的行為已經足夠野蠻了,他的部下也和他一樣的野蠻,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像強盜一樣搶奪百姓的錢財和農家婦女。
在董卓掌權的這段時間中,無論是百姓還是世家乃至大臣對他都是極其地痛恨。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大義,以袁紹為首的一支討伐董卓的軍隊就組成了。
董卓確實是一個無賴,在和聯軍打了幾仗后,董卓竟然直接帶著隊伍走了。他是走了但他也不想給袁紹等人留下東西,能帶著的他就帶著,帶不走就毀了。
眾所周知在董卓這一場西遷中,百姓死傷無數,其中不僅有餓死的,甚至還有一些百姓是被軍隊士兵給打死的。其實董卓的這些行為也就是在自取滅亡,他就像不知道天下人對自己的痛恨一樣,還在不停地得罪人。
二、忘恩負義
在董卓的統治之下,百姓們可以說是度日如年,雖說他一共才統治了兩年的時間,但就是在這兩年的時間中,死傷的百姓甚至都能趕得上一場大型的戰爭了。終于有人坐不住了,面對當前的局勢最好的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將董卓給殺了。
只要董卓不在了,當前的困境就能夠迎刃而解了,并且群龍無首的西涼軍再也不能興風作浪了。說干就干,荀攸當即就動了刺殺的心,董卓能夠坐到今天這個位置,他也是很惜命的,在他的身邊不僅有護衛,并且還有三國公認的戰斗力最強的大將呂布。
可以想想荀攸的刺殺行動能不能成功,雖說他是失敗了,但是他的失敗卻給其他人提供了新的思路,此人就是王允。王允雖說是文官出身,但他也是有勇有謀,他一眼就看出了破局的關鍵在哪里。
破局的關鍵就是呂布,只要得到了呂布的幫助,那這一切問題就都不叫問題了。在那之后王允就開始和呂布接觸。其實對于呂布的性格大家也能夠知道,他向來是沒有什么政治頭腦的,王允在政治上完全是一個高手。
并且在王允接觸呂布后,呂布也因很多事情對董卓心生不滿,在呂布的心中是完全沒有什么忠義之言的,他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利益,最后他還是選擇和王允合作殺董卓。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這兩人很快就制定了計劃,那是在192年的一天,董卓在進宮的途中忽然遇到了刺殺。
對此董卓是絲毫沒有當一回事的,毫發無損的董卓也多了幾分張狂,他正準備出來嘲諷幾句就在此時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對著董卓的腦袋就刺過來了。
死前董卓最痛恨的就是呂布了,他死死地盯著呂布咬牙切齒地痛罵呂布忘恩負義,最后留下一聲歹毒的不得善終的詛咒后,永遠閉上了雙眼。
董卓的這一詛咒在七年后就應驗了,七年后呂布在白門樓北山,結束了他短暫但是輝煌的一生。
三、并不如意
最初對于呂布這一員虎將董卓是很賞識的,將他帶在自己的身邊,保護自己,并且這兩人之間還有一個父子的關系。
值得一說的是在董卓的麾下呂布的生活也并非是很愜意,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都表示董卓看重呂布所以讓他在自己的身邊保護自己。在董卓的心中呂布也就是一個保鏢,呂布是一個什么樣的官職,是一個都亭侯,實際上這個官職并不是很高。
在小說中呂布露臉的地方也是很多的,實際上在正史中他才沒有干過這么多的活。在正史中他幾乎是沒有能夠在三國中嶄露頭角的機會。
第一次就是跟隨董卓麾下的胡軫出征,此人在三國中的能力也是讓人聽了就頭疼的,并且呂布還要在他的麾下,以呂布的自尊心,他定然是受不了的。
當然在董卓麾下呂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去幫助他盜墓,這一行為在中國古代是很忌諱的,當時人們都很相信鬼神之說,這不是去打擾前人嗎?并且這所得到的金銀珠寶要是能給呂布一些也好說,什么都給不了,還要去干苦力。
在董卓的麾下并非是沒有適合呂布的地方,但是董卓不將他派遣去,可以想象依靠呂布的自尊心他是不是早就對董卓不滿了。
結語
可以說董卓和呂布兩人之間的情誼是很復雜的,可能最初這兩人之間確實是有一絲的父子情誼,但隨著局勢的變化,這兩人的心境也迎來了變化,即使是沒有王允,他們最后也是一定會反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