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9日訊 眼下,正值春季麥田管理的關鍵時期,夏津縣搶抓防治關鍵節點,運用植保無人機等機械積極開展小麥“一噴三防”專業化統防統治,實現一次施藥,達到防病、治蟲、促弱苗轉壯的效果,確保夏糧豐產豐收。
在夏津縣渡口驛鄉二屯村的一處高標準農田里,三臺植保無人機正在開展飛防作業,快捷高效的作業方式讓春管既輕松又高效。
夏津縣渡口驛鄉種糧戶楊雅后告訴記者:“原來是用老方法、老方式種地。雖然我種的地比較多,但是產量不好,效益也不好。現在確實方便了,自從成立合作社以后,一個電話就到地頭兒。合作社就能來。原來我用三天的時間打藥、施肥。現在半天的時間就能夠完事兒,而且每畝地又省時又省力,每畝地還能省30塊錢到40塊錢左右。”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拔節期,也是生長關鍵期。為有效應對紋枯病、黃花葉病、莖基腐病等病蟲害威脅,夏津縣建立“點單式” “保姆式” 服務模式。農戶按需下單,由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技人員提供精準化服務,讓農業生產變得更加高效、便捷。
夏津渡口驛鄉海洽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廣祖說:“農戶只需一個電話,我們就能服務到田間,根據田間的實際長勢,為農戶量身定做植保方案。這樣 既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銜接,也讓現代農業生產變得更加智慧、高效和科學化。”
同時,針對農戶的多樣化需求,夏津縣通過大力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各鄉鎮因地制宜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托管等多種服務模式,助力糧食生產節本增效。
夏津縣渡口驛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張攀表示:”落實藏糧于技戰略,有效解決農機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通過黨委政府鼓勵引導,技術團隊指導服務、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具體實施,把小苗防治的關鍵增產技術落實到地頭,讓基層糧農受益,確保糧食安全。“
據了解,今年,夏津縣77萬畝小麥,群體足,個體壯,長勢穩健,一二類苗占比達到98%以上,豐收基礎比較穩固。
閃電新聞記者 蘇孟雨 德州臺 公維勇 夏津融媒 于永明 王輝 王帥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