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一則重磅消息刷屏——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50%關稅,累計總稅率高達104%!
這是近十年來中美之間最嚴厲的一輪關稅博弈,專家直言:這不僅是“大國博弈”,更可能是普通人錢包的噩夢。
電子產品、汽車、食品——這三大類商品將首當其沖,而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哪些商品最先漲價?看清這份“漲價預警清單”
? 1. 電子產品:iPhone、電腦統統要漲!
蘋果iPhone、戴爾筆記本、英特爾芯片等關鍵電子產品,受制于中美間芯片與元器件的雙向加稅,預計終端售價上漲10%-20%。
- 據供應鏈預測:iPhone 16 Pro Max或漲至2300美元,國行售價有望突破1.6萬元大關!
- 國產手機也難置身事外:高通驍龍芯片漲價,可能引發小米、OPPO等品牌高端機缺貨。
消費者聲音:“現在不買,以后可能買不起。”
? 2. 汽車:特斯拉或漲價10萬元!
受影響最大的還有汽車,特別是依賴美國技術和零部件的車型:
- 特斯拉Model Y預計調價超10萬元,已傳出5月中旬開啟新一輪漲價通知
- 大眾、奔馳等德系車雖為歐洲品牌,但很多零部件來自美國,也預計跟漲5%-8%。
消費者吐槽:“剛湊夠首付,發現價格又上去了。”
? 3. 食品:豆油、豬肉已悄悄漲價
很多人沒意識到,中美農業貿易對我們的餐桌影響巨大:
- 美國大豆、玉米關稅上調,豆油成本飆升,超市豆油價格同比上漲8.3%
- 豬飼料成本上升,推高肉類價格,一些城市豬肉價格已連續三周上漲。
網友熱評:“以前加油貴,現在連炒菜都貴。”
普通人如何應對?這3招一定要記住!
1?? 優先選國產品牌
國產替代已成趨勢:
- 手機:華為Mate 60 Pro、榮耀Magic 6替代iPhone性價比更高。
- 汽車:比亞迪、理想、小鵬等新能源車優勢明顯。
- 食品:伊利奶粉、金龍魚食用油等國產品牌穩定性更強。
現在支持國產,就是給自己錢包加保險。
2?? 延遲大件消費,避開漲價高峰
業內預測,5月關稅緩沖期結束后,商品價格將出現集中上調。
如果你正考慮換車、換手機、裝修家電,不妨觀望1-2個月,看市場動向再定。
3?? 聰明囤貨:囤對了就能省大錢!
- 適當儲備日常消耗快、容易漲價的產品:如奶粉、豆油、電子配件、電池等。
- 特別提醒:別盲目囤過期快的食品,建議以“1-3個月用量”為限。
長期影響正在顯現:就業、投資都受波及
?? 就業:外貿工廠訂單驟降
- 江浙一帶出口制造業受沖擊明顯,東莞一電子廠已裁員30%
外貿從業者訂單銳減,不少工廠員工反映“從年前忙到停工,只用了3個月”。
?? 投資:避險資產走紅
- 黃金價格近期連創新高,農業股也因利好紛紛上漲。
- 科技股則因關稅陰影波動劇烈,投資者需謹慎操作。
這場關稅戰,你準備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