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人民公安報》以《一端在手 護路不愁》為題,報道了廣元公安充分借助鐵路護路聯防安全穩定工作機制,以“人防+物防+技防”全面提升轄區鐵路治安防控的系統化、規范化與智能化水平的工作經驗。
原文如下:
"現在真是‘一端在手、護路不愁’。”近日,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55歲的護路隊員江春華手持鐵路護路聯防智能終端,來到西成高鐵中子段,對其負責的1.8公里鐵路展開例行巡邏。這是他本月第13次執行日常巡護任務。
“打開終端的巡護地圖界面,在起點點擊“行進按鈕,按規劃路線巡邏,抵達終點后點擊‘停止’按鈕,整個巡護過程和任務細節都能實時記錄。”江春華介紹道,“終端操作簡便,功能實用,既能采集責任路段治安要素、上報風險隱患,還內置鐵路安全法規和護路知識學習模塊。”
作為四川省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鐵路樞紐,廣元市鐵路總里程達600余公里。西成、寶成、蘭渝、廣巴4條鐵路在此呈“米”字形交會,普鐵、快鐵、高鐵線路縱橫交錯,覆蓋7個縣區,具有線長面廣、橋隧密集等特點。
去年以來,廣元市公安局充分借助鐵路護路聯防安全穩定工作機制,將鐵路沿線交通安全相關的人、車、路等管理要素進行系統整合,開發并應用全市鐵路護路聯防信息化管理平臺,以“人防+物防+技防”全面提升轄區鐵路治安防控的系統化、規范化與智能化水平。
“開發應用這一信息化管理平臺,是為鐵路護路聯防注入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人工監管向科技遠程監管轉變的有益嘗試。”廣元市公安局經濟文化保衛支隊政委、市鐵路護路辦副主任李海濱告訴記者,“這不僅有助于減少鐵路沿線治安案事件的發生,更有力保障了轄區鐵路運輸的安全順暢,以及鐵路沿線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蒼溪縣公安局駐護路辦工作人員孫紹林介紹,平臺上線后,紙質臺賬全面電子化,各級護路組織的現場檢查頻次同比減少62%,通過平臺的提示引導和數據串聯,護路辦負責人、管理員及隊員對職責分工和操作流程一目了然。
據悉,以鐵路護路聯防信息化管理平臺織就的“數字網”為依托,廣元公安已構建起“防線按系統構建、任務從網上派發、隊員攜終端巡護、績效用平臺監管”的鐵路治安防控體系。截至3月上旬,該平臺實時記錄護路人員巡護工作6.9萬余趟次,預警提示巡護勤務事項2500余人次、安全風險隱患2100余處。
編輯:張 亮
責編:孫澤良
審核:陶 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