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CTV生活
隨著體檢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
自己的血管里長了斑塊
哪些壞習慣
可能會讓你血管里的斑塊
長得比筷子還粗?
斑塊長在哪里更危險?
如何逆轉、縮小斑塊?
01
斑塊——血管里的“淤泥”
斑塊的形成,是動脈老化的表現,也是人體老化的自然過程,就好比水管時間長了會沉積水垢一樣。
隨著年齡增長,動脈會逐步出現硬化、斑塊甚至狹窄,以下兩個地方如果出現斑塊,尤其危險。
頸動脈
在頸動脈形成的斑塊,會使頸動脈管腔出現狹窄,使供給腦部的血流減少,從而使腦部缺血,產生頭暈、黑蒙等癥狀,甚至發生腦卒中(腦中風)。
如果斑塊突然破裂,局部血管可能會被堵上,或者斑塊脫落,導致遠端栓塞,比如腦卒中(腦中風)。
心臟冠狀動脈
心臟冠狀動脈是為心臟提供氧氣和養分的重要血管,一旦因斑塊出現狹窄,供給心臟的血液無法通過,心臟功能可能就會受到影響,增加血栓、心梗風險。
這樣判斷是否危險
斑塊狹窄程度重、軟斑塊易破裂,后果更嚴重。
沒有導致管腔明顯狹窄,或者是沒有導致局部血流動力學發生明顯改變的小斑塊,一般情況下是比較穩定的。控制好危險因素、定期進行復查,及時監測斑塊變化即可,不必過度緊張。
通常情況下,血管斑塊檢查方法有超聲檢查、血管造影CT、血液檢查等。
02
小心你血管里的斑塊
長得比筷子還粗
斑塊的形成,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先天性原因,二是后天性原因。
先天性原因
主要指遺傳。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得過比較嚴重的動脈硬化性疾病,比如心梗、腦梗等,那么相對來說,他就更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需要更加注重針對性的專科體檢。
后天性原因
1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這些危險因素和頸動脈狹窄是息息相關的。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曾對全國超過8000家醫院的頸動脈疾病患者進行了分析,發現這些患者中:
有70%的人患有高血壓;
超過30%的人患有高血脂;
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患有糖尿病。
2肥胖
肥胖可引起多種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疾病又會進一步促進血管內斑塊形成。
3不良飲食習慣
攝入過多鹽和油,會導致血液黏稠,斑塊更易形成。
4吸煙
吸煙可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促進血小板聚集和炎癥反應,加速脂質沉積和斑塊形成,是頸動脈狹窄危險因素之一。
5運動不足
吃下去的食物消化不了,堆積在體內,斑塊更易形成。
注意
一旦有斑塊形成或者有血管狹窄,就一定要把上述危險因素控制到位,才能最大程度延緩斑塊進展。
03
斑塊或可逆轉
關鍵是控制膽固醇
有一些國際研究顯示,通過有效降脂治療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幫助穩定斑塊,部分患者也出現了斑塊縮小的表現。
目前《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針對已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患者,所規定或要求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目標是:小于1.8mmol/L,甚至到1.4mmol/L。
通過有效治療,斑塊逆轉可能會在一部分患者身上得以體現,但這個過程影響因素很多,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04
縮小斑塊做好這4件事
健康的飲食習慣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每天吃夠500克蔬菜、250克水果,注意水果要選含糖量相對比較低的。
多吃粗糧
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盡量多吃粗糧。比如全谷物、燕麥、豆類等,它們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幫助減少血液吸收的膽固醇數量。
多吃深海魚
沙丁魚、三文魚、金槍魚等深海魚類及其魚油中富含EPA和DHA,每周食用2~3次為宜,最好清蒸。
少吃高脂食物
如肥肉、動物內臟、動物油等,少吃鹽和糖,嚴格控制總熱量,避免超重和肥胖。
戒煙限酒
吸煙、酗酒是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生活中要盡量做到不吸煙、不喝酒,遠離二手煙。
合理運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規律、適量、循序漸進地進行。一般以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為宜,每次約30~50分鐘,每周3~5次。老年人可適量減少運動量。
控制好“三高”危險因素
對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要將自己的指標保持在正常范圍內,這樣才有可能避免一些更嚴重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